放心,只多不少!”
朱棣道:“為何?”
郭安無語的看向朱棣,“殿下,僅僅只是宛平縣都有這麼多的百姓來購買紡織機,那隔壁的大興縣自然也不會拉下。
而且,周邊還有五縣四州呢!”
朱棣大喜,“工正所匠戶能否做的過來?”
郭安道:“殿下,一下要拿出這麼多的紡織機,工正所自是不夠!”
朱棣道:“那就徵調匠戶!”
郭安無奈道:“殿下,現在正是棉花采摘之季,棉花采摘完便到了秋收之時,不能耽擱秋收啊!”
“入他孃的……”
朱棣一臉無奈。
隨後,朝著郭安問道:“你可有何辦法?”
郭安思慮片刻,“殿下,其實慢慢的售賣也趕得上。目前工正所還有五十名匠戶,每天能製作出一百套紡織機……”
“一百套?”
不等郭安說完,朱棣直接瞪大眼睛,滿臉驚疑。
郭安微微點頭,“正是,要不是現在的木料不足,還能更多!”
朱棣再次問道:“你確定是一百套?”
郭安道:“微臣怎敢在此事上哄騙殿下!”
朱棣還是有些不信,“他們是如何製造的這般快的?”
說著,朱棣神情一凝,直接道:“走,隨咱去看上一看!”
郭安只能無奈跟上。
而朱復與夏寺等人,也都滿臉好奇的跟上。
好在紡織機的作坊院落距離燕王府並不是很遠,很快,朱棣與郭安便進入一座十分熱鬧的宅院。
進去之後,朱棣便驚詫的發現,每個房間內的匠戶,竟然只是在重複的製作著一個物件。
由於一直在製作一個物件,這些匠戶們製作起來也十分的熟練。
僅僅只是看了一圈下來,朱棣的神情便是凝重了起來。
他自然能看得出,這些匠戶們都是在製作紡織機上不同的零件。
“郭卿,你可確定這些木匠製作出物件都能裝起來?”
“殿下放心,這些物件的尺寸都是卡死的,只要這些匠戶們製作的尺寸沒有偏差,便絕對能組裝起來。
而且,組成起來的紡織機與彈棉機這些,都是一模一樣大小!”
對於朱棣的這些擔心,郭安很是自信。
“殿下要是擔心的話,可去專門組裝的後院察看一番!”
“走!”
聽此,朱棣自是大喜。
隨著郭安來到作坊後院之後,朱棣果然看到,在後院正有十來個匠戶也是在用一種十分熟練的組裝著前院那些匠戶們製作的各種木頭零件。
而且,組裝的速度十分快。
僅僅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這些匠戶就能組裝出一件彈棉機,或是紡織機,又或者三錠腳紡車。
“這些匠戶的此種製造速度真乃神速。”
朱棣兩眼發亮的讚賞了一句,便好奇問道,“此法是何人所想,咱定要重賞!”
郭安連忙回道:“殿下,正是微臣。”
“郭卿所想?”
朱棣臉色一僵。
“正是微臣!”郭安期待的看著朱棣。
朱棣抬頭四處檢視一圈,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
“郭卿真乃大才矣!”
看到朱棣想賴賬,郭安直接索要道:“不知殿下要賞賜微臣多少錢財?”
朱棣嘴角微微抽搐,“這些紡織機賣出去的錢財不是還有你一成,你想出此種快速製造紡織機的方法給自個賺錢,不是理所當然,還有啥賞賜?”
郭安便想辯解,可惜朱棣也深知郭安的性格,根本不給郭安繼續開口的機會。
“咱還有軍務要忙,此地便交給郭卿了!”
說完,朱棣抬腿便離去。
“不就是一點錢財,至於嘛?”郭安一臉鬱悶。
一旁,朱復與夏寺等人嘴角直抽搐,你郭長史一開口,怎麼可能只是一點錢財?
郭安無奈嘆息一聲,轉身又對著一眾長史司書吏拱手道:“諸位,宛平縣一眾百姓們所購買紡織機的買賣契約還需麻煩諸位了!”
至於朱復,算是他的上官,郭安可沒敢去指派。
“郭長史放心,下官等人定然儘快寫出三千張買賣契約來!”一個書吏連忙應道。
“不用如此,寫出一張買契,一張賣契,直接印刷出六千張出來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