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群與雞群,都是三四千只。
只有鴨群,才剩下六百多隻,實在是養鴨子需要大量的水域,這裡完全不夠。
這次,朱棣帶著朱標,進去雞圈,看了一圈那些雞生下的雞蛋。
每天都有三千多顆,看的朱標又是一陣驚詫。
同樣,朱棣也讓宰殺了兩頭豕,二十隻雞!
……
“這一躺,真是讓咱大開眼界,咱還是第一次見到,可以這般大肆飼養雞鴨豕牛羊……”
返回的路上,朱標一臉感慨。
朱棣得意的笑道,“這些,都是郭卿的功勞!”
朱標沒好氣的瞥了一眼朱棣,滿臉嫌棄道:“也不知你小子走了什麼狗屎運,竟然可以遇到一個郭安這般的長史!”
朱棣道:“大哥,因為我是大明親王裡面,最賢明的那一個!”
“你小子……”
說著,朱標想起什麼,不由一臉無奈嘆息一聲。
“幾年前,在宮內之時,是你小子最能折騰,經常惹父皇生氣。
而現在,你們幾個都就藩了,沒想到你小子卻是最省心的。
老二與老三、老五那幾個混賬東西,要是有你小子這般省心,就好了……”
朱棣怒聲道:“他們都該讓父皇用緶子再狠狠抽上一頓!”
朱標瞪了一眼朱棣,“他們都是大明藩王,父皇怎還能像小時候那般,一個個去教訓他們?”
朱棣道:“大哥,我聽說老二與老三他們經常盤剝欺壓百姓商賈,還殺人!”
朱標一驚,“你從哪裡聽來的?”
朱棣道:“府上經常有商隊前去西安、太原這些地方,因此經常能聽到一些傳言……”
“唉!”
朱標陰沉著臉,“咱回去之後,定要奏請父皇,狠狠查一查那幾個混賬小子!”
“是該管一管了!”朱棣道。
朱標猛的看向朱棣,“你小子在北平府,沒有欺壓盤剝百姓吧?”
朱棣咧嘴笑道,“大哥,僅憑府上這些工坊,我便可賺到足夠的錢,何必去欺壓盤剝百姓呢?”
“如此便好!”
朱標有些放心的點了點頭,便微微靠在車廂上,閉目養神。
……
而在稻田那邊,一眾兵將與老卒們,各個都身強體壯。
再加上,得知這些良稻還能繼續當做稻種,繼續培育新的良稻後,這些兵將與老卒們,一個個渾身都充滿了力量,絲毫感覺不到勞累。
等到朱標與朱棣等人,回到稻田之時,那一百畝良稻,已經收割了一半。
甚至,還有一眾老卒與兵將們,又打出十畝的稻穀。
見到朱標與朱棣等人下了馬車,丁尚與幾個燕王府的書吏,連忙上前稟報。
“啟稟殿下,新打出的稻穀,其中最高的畝產四百八十六斤,最低的一畝為四百三十斤……”
“甚好!”
朱標與朱棣等人,都是一臉喜色。
“爾等定要將這些稻穀都儲存好,留下明年繼續研究種植的,其餘稻穀,皆作為良稻。
爾等家中的田地想要種植此良稻者,可用爾等家中的糧食來剛換,或是以市價購買!”
“多謝燕王殿下!”
一眾書吏、兵將、老卒們,頓時滿臉大喜。
他們自是知道,這種畝產四百多斤的良稻,放在外面,會是有多麼搶手?
甚至,那些士紳大族們,都還會用兩倍,甚至三倍的高價收取。
也只有他們身為燕王府之人,才能提前購買到。
朱標也說道:“咱也要帶走一千斤!”
朱棣連忙說道:“大哥放心,一定給你準備最好的良稻!”
一旁,李景隆與曹震兩人,也都滿臉期待的看向朱棣。
“殿下,微臣家中也有些田畝,也想購買一些稻種!”
朱棣沉吟片刻,便微微點了點頭。
“爾等二人每人最多五百斤,但價格是市價的三倍!”
“多謝燕王殿下!”
李景隆與曹震連忙連忙感激,畝產這般高的良稻,莫說三倍,哪怕是五倍,他們也要購買。
隨後,朱標又在稻田這邊待了一會,便往回走去。
等到朱標與朱棣等人離去,農村內的一眾兵將與老卒們,稍微歇息了一會後,便再次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同時,丁尚與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