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昭告天下!
朝堂上下,一片慶賀。
至於各地藩王,雖是滿心不喜,但一個個都裝出歡喜模樣。
……
而在北平府。
隨著一聲聲雷鳴聲響。
整個北平府,連帶著周圍山東、山西,上空黑雲滾滾,突然下起大雨。
上天好像憋了太久了,水閘一放開,便再也關不住。
一連三日,都沒有絲毫停歇的意思。
“殿下,朱長史,郭長史,這場大雨已經下了三天三夜,我北平府各個河流水位上漲。
甚至是我北平府城內的積水,也已經達到了半尺高!”
李旺一臉凝重的對朱棣與郭安等人稟報道。
“幸好,我北平城內的溝渠都沒有任何堵塞,要不然我北平城也要被水淹了!”
“這些都不重要!”
郭安直接問道:“可有房屋倒塌,可有人員傷亡?”
朱棣也是急忙看向李旺。
李旺想了想,說道:“殿下,郭長史,朱長史,宛平縣有十間房屋倒塌,壓死了六人,其餘百姓都被衙門救治。
至於大興縣,則是倒塌了十五間房屋,居住其中的百姓十二死,八傷。
另外,剩餘之人,也都被大興縣衙門救治了起來。
至於通州與各個州縣的百姓,應該更是傷亡慘重……”
“這賊老天怎麼會這麼找時間?”
朱棣鐵青著臉,“我北平府百姓收割回去的糧食都還沒晾曬乾呢,就開始下起大雨,還一直下個沒完沒了!”
朱復也神情凝重道:“先有台州起蝗災,接著我北平府又來了水災?今年我大明災難不斷,讓人心憂!”
“蝗災距我北平太遠,輪不到咱燕王府關心!”
郭安朝著朱棣拱了拱手,“殿下,如今宛平縣與大興縣都有這般多的房屋倒塌,那下面各個州縣、甲裡不知有多少百姓遭災!”
“微臣懇請殿下,召集燕山衛,帶上糧食與衣物,下鄉巡察,救助遭災百姓。
如今我燕王府還算富饒,不能讓一場大雨,便讓我北平府死上數百,甚至是更多的百姓!”
朱棣點頭,“郭卿此言有理!”
李旺連忙道:“殿下,末將願往!”
朱棣看向郭安。
郭安緩緩搖頭,“李千戶,此種賺錢之事,還是交給那些年輕力壯的兵將吧!”
說著,郭安便看向朱棣,“殿下,大雨之下,哪怕是我燕王府兵卒人人身披雨蓑,但長時間淋雨之下,還是容易患病。
因此,下鄉兵卒,需年輕力壯者。
另,救災危險至極,每一個兵卒下鄉一日,賞二百錢。”
聽到這,李旺的眼睛頓時紅了!
“殿下,末將雖不年輕,但也不老,完全可以下鄉去巡查,救助百姓們!”
郭安直接搖頭說道:“李千戶如今已是千戶之職,應坐居王府,聽候殿下之令,調遣各個百戶、總旗、小旗兵馬!”
李旺還想說些什麼,朱棣便直接開口。
“行了,每日區區二百錢而已,李旺你一個千戶,和那些兵卒們爭什麼啊?
還有,你這一把年紀了,要是感染一下風寒,小心你日後都要躺在床上渡過!”
“末將謹遵殿下諭令!”
李旺滿臉不甘的應道。
朱棣點頭,“李旺,你速速前去燕山衛大營,傳咱諭令,凡是願意下鄉救災者,每人賞每日賞二百錢。
但是,燕山衛大營必須留下一半兵馬,以備不時之需!
因此,不願救災者,便留下!”
“末將遵令!”
李旺領命,隨即便快速下去傳令。
望著李旺遠去,朱棣輕嘆一聲,一臉擔憂道:“如此大的雨,但願不會有村落遭洪水!”
“殿下放心!”
郭安說道:“各個村子的都住在高處,哪怕是村子遭了洪水,也不用擔憂。
就怕那些住在山腳下的村子,要是大雨將山體下塌,那些村子只能被活埋了!”
“這……”
聽此,朱棣頓時一驚。
“郭卿,那我農場的那些豕羊牛群,便都是建造在山腳下,豈不是要出事?”
“殿下放心,雞鴨豕牛羊的圈房,都是水泥建造,很少會被沖垮。
而且,那些山頭都很是平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