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上下,都會大肆過節。
本長史,決定帶著諸位,前往倭國京都,去給那位倭國後小松天皇與徵夷大將軍慶賀一番,不知諸位可願前往?”
“去倭國京都?”
聞言,邊安烈與一眾高麗將領,都是臉色大驚。
他們這次,攻下那麼多倭國城池,自然也都對倭國的局面,有些瞭解。
倭國最大的王,是後小松天皇,佔據倭國國都京都,但是大權卻是由室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滿把控著。
而在距離京都不遠處的榮山寺,卻還有一個倭國的後龜山天皇,與北方的後小松天皇爭奪倭國皇權。
讓大明一直厭恨的懷良親王,便是屬於南朝後龜山天皇的長輩。
但是,不論是哪一個倭國天皇,都有倭國重兵守護。
“郭長史,我等只有四萬五千大軍,再加上燕王府的一萬燕山衛,也就是五萬五千大軍,如何能攻進倭國京都?”
邊安烈小心翼翼的問道。
“爾等高麗國都都可攻打進去,區區倭國的京都,就能打進去?”
郭安嗤笑一聲,“而且,如若我等不趁著寒冬之際,有冬衣之利之時,一舉將倭人京都攻下。
等到了天色暖和之後,倭人必然會召集大軍,前來圍剿我等!”
聽此,一眾高麗將領的臉色,都不由一肅。
隨即,便一個個便滿臉肅然道:“郭長史放心,倭國這些賊寇,沒有建造城牆的習慣。只要我等可大軍可殺到京都城下,必然可以攻下京都!”
邊安烈問道:“郭長史,不知我等如何殺到倭人城下,我等此時所在的城池,距離倭人京都有著三百多里,數十座倭人城池。
要是一路殺過去,恐怕我等還沒抵達,倭人天皇便已經跑了!”
郭安道:“乘船!”
眾人均是一愣,“乘船?”
“正是!”
郭安指著倭國輿圖,比劃道:“我等大軍自大海航行,乘船到此處。
此書,距離京都不夠五十里地。
一路順利的話,我等可一日內,便抵達倭國京都。
如若路上有倭人城池敢阻道,也最多耽誤半日功夫,定要叫倭人朝廷反應不過來!”
見此,邊安烈臉色一喜,直接說道:“還請郭長史下令,我等必隨郭長史攻下倭國京都!”
一眾高麗將領也不甘示弱,直接大喊道:“還請郭長史下令,我等這就去召集大軍!”
“甚好!”
郭安滿意的點了點頭。
“爾等速速召集所有大軍,原先所佔據城池,全部放棄,只帶走財物與糧食。
並傳出訊息,爾等要回高麗,過年節!”
一眾高麗將領都是眼睛一亮,“末將遵令!”
很快,一眾高麗武將便騎上從倭人手中繳獲來的戰馬,往各自的城池跑去。
一日後。
四萬五千高麗大軍,都帶著一車車的財物與糧食,浩浩蕩蕩的返回。
燕山衛留下兩千人,看守城池。
高麗也留下四千人。
剩餘燕山衛與高麗大軍,合五萬大軍,坐上大船,順著大海,一路往東,直奔倭國京都。
一路上,並沒碰到任何倭國船隊。
於此同時,原先緊緊看守高麗大軍的那些倭人將軍,也都已經發現了高麗大軍的撤退。
頓時大喜。
很快,一道道關於高麗人撤軍,回去高麗過年的訊息,便傳到倭國京都,與榮山寺行宮。
兩個倭人朝廷,頓時大喜。
卻是不知,已經回去高麗過年的高麗大軍,已經從海道逼近京都。
五萬大軍從一個巨大的海灣登岸。
入眼,便是一座倭人城池。
城池內的倭人還沒反應過來,便直接去見了懷良親王。
隨即,大軍便順著平坦之地,開始往南行軍。
倭國最惱人的便是,山多。
不過,所有高麗兵將,卻是滿心興奮。
他們竟然也可以去滅一國的國都?
走過平坦之地,又翻過一座小山谷。
隨後,大軍便到了一座大湖旁。
大湖岸邊,都是平坦的沙灘。
十分好行軍。
正巧,在大湖之旁,又遇到一座倭人城池。
一眾高麗大軍直接如狼似虎的撲了上去,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