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將在高麗的工匠調回來便可!”
朱棣直接說道。
“殿下英明,微臣居然忘記了,我燕王府在高麗也有工匠!”
朱複眼睛一亮,隨即又連忙說道:“殿下,鋪建這麼多段的水泥的大道,也需要諸多記賬的書吏。
不若殿下也順勢,從高麗調回一些書吏來?”
“府上書吏不夠?”
朱棣有些疑惑道。
朱復無奈道:“殿下,府上書吏是足夠的。但是,將府上書吏都派去管理這些水泥大道,那府上的諸多事務,便無人可用!”
朱棣微微點頭,隨後便看向一旁的郭安。
“郭卿,高麗可調回多少書吏來?”
郭安連忙搖頭,“殿下,高麗一個書吏都調不回來!
甚至,不僅高麗調不回來書吏,微臣還要從府上,帶上幾個書吏前往倭國。”
聽此,不等朱棣說話,朱復便怒氣衝衝道:“郭長史,既然書吏不夠,那你為何還要建議殿下鋪建這般長的水泥大道?
你可知,這兩年你不斷的將府上的書吏,都帶去高麗與倭國,老夫每日的處理府上政務有多困難?”
郭安臉色一驚,“怎麼會如此,僅僅幾個書吏,竟使得朱長史這般艱難呢?
我記得,城外的書院,每年都會招錄固定的寒門書生進入書院,難不成現如今書院出了賊人,不允許寒門子弟進入書院了?”
“書院並無賊人!”
朱覆被郭安這麼一問,心中的憤恨直接被轉移到了書院上。
“那我燕王府每年最少都可招上三十位書生為書吏啊,甚至要是短缺書吏,招錄五十位,甚至是六十位,應該也不成問題的啊!”
郭安滿心驚詫道。
朱復輕輕嘆息了一聲,說道:“郭長史有所不知,因為書院的小課堂,讓很多的寒門書生,也都想要考取功名了!
是故,很多有才華的寒門書生,寧願貧苦的留在書院,也不願來府上為書吏!”
“原來如此!”
郭安輕輕點了點頭,“那便招錄那些士紳家中子弟,或是商賈之子。”
“招錄士紳與商賈之子?”
聽此,朱棣與朱復兩人都是一驚。
“這如何使得?”
郭安輕輕一笑,道:“殿下,朱長史,為何不能招錄士紳與商賈之子?”
朱復搖頭道:“如若出現心懷不軌之徒,與他們家族勾結起來,那我燕王府必然損失慘重!”
郭安直接嗤笑一聲,“朱長史,敢有書吏勾結他們家族,貪墨府上錢財,那殿下直接派人抄沒其家族,豈不是連本帶利都要回來了?”
“這……”
朱復一愣。
而一旁,朱棣則是眼中異光閃爍。
郭安繼續說道:“不過,招錄寒門子弟進燕王府為官,便是為了給他們一條好的前途而已。
既然有人不願,那便招錄願來府上的。
如若還缺少書吏,想必會有很多商賈士紳子弟願進入我燕王府!
當然,進來我燕王府必然是可吃苦耐勞,還有才幹者……”
“可!”
一旁,朱棣直接說道:“朱卿,日後我燕王府再去招錄書吏,也可招錄那些士紳商賈子弟。”
郭安繼續說道:“另外,如若有功名者,也可為我燕王府書吏。”
“功名者?”
朱棣與朱復兩人都是一愣。
要知道,在這會,大明才經過幾輪的科舉。
考下功名計程車子,還算是比較稀少的。
哪怕是秀才想要為官,也可進入一個州縣縣衙,當一個書吏。
“正是!”
郭安道,“殿下,咱燕王府要攻打治理高麗與倭國,未來需要的官吏會越來越多啊!”
“如此,真的會有功名者前來為我燕王府書吏?”
朱復還有些不自信,不過眼中卻滿是期待。
“定然會有!”
郭安一臉肯定道。
“大善!”
朱棣滿臉大喜,自從前幾日聽了郭安的‘真心’之言後,朱棣的心態,也發生了些變化。
以前,他最多從未想過,去招錄那些考下功名計程車子。
現如今,哪怕是有進士前來,想要在他燕王府求個一官半職,他朱棣也要答應。
見此,一旁的朱復神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