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名……
知道一些書院小課堂情況計程車紳官吏們,一個個都是滿臉震驚。
尤其是還在書院的祭酒杜斆,劉徽遠等一眾等人,更是激動的渾身顫抖。
“我北方士林終於有救了!”
“水淵先生找了個佳婿啊!”
“哈哈哈,此事也不僅是寧毅的功勞,諸公也是功不可沒啊!”
“諸位,此事定要保密,萬萬不可透露給南方士林!”
“是極,是極!”
“……”
很快,黃家、鄭家等一眾北平府士紳,便齊聚書院書舍。
“諸位,為了讓我北方未來數十年內,可多出一些進士,讓我北方士林不再被那些南方士林踩在腳下,關於書院書舍所有內情,絕不可向外透漏分毫!”
“請諸公放心,我等定然不會向外人透漏分毫!”
“違者,北方士林共罰之!”
“共罰之……”
……
於是。
不管是北平府布政使聶子實,還是按察使陸向,又或者北平府的提學官,也都查探不到絲毫訊息。
只是知道,北平府的那十二個舉人,之所以能考上進士,全賴書院祭酒杜斆,與劉徽遠等一眾北方大儒的精心教導。
甚至於二虎派的人,也沒打探到多少資訊。
這個年頭,要是讓一府計程車紳們聯合起來,守住一個秘密,除非老朱大開殺戒。
要不然,還真查不出。
同時,書院直接迎來一批求學潮流。
這次,不僅僅是北平府周邊的大同府、永平府、保定府的那些士紳,爭搶的要將他們家中子弟送入書院。
甚至,就連山西、山東、河南省的的一些士紳、富商,也在到處找著各種關係,想要將他們的家中子弟送入書院。
可惜,雖說當初建造書院之時,郭安就將書院建造的很大。
但是,他還是沒有預料到,不出幾年,書院會這般受歡迎。
現在,很多北方學子,哪怕花上千兩銀子,也都無法進入書院讀書。
同時,書院周邊的那數百座宅院價格,再次上漲了兩三倍。
……
在北平府喧鬧之時。
京師,也開始了殿試。
大明皇帝朱元璋親自出題,親自擔任監考官。
會元黃伯謙,還有鄭範、任享泰、唐震等一百二十名進士,在奉天殿參加殿試。
第一甲進士三名,任亨泰策論深受朱元璋喜愛,盛讚任亨泰對策詳明,以天下為己任,命擢為進士第一,即狀元,授官翰林修撰。
其後,黃伯謙與鄭範兩人的文章,也頗為務實,分別為榜眼與探花,並授翰林院編修。
金殿唱名!
至於剩下的二甲進士與三甲同進士,則並沒什麼人去關注。
隨著黃榜張貼在京師大街上最繁華之處,整個京師便沸騰了起來。
那個北平府的會元黃伯謙,竟然是榜眼。
鄭範,竟是探花!
不提那些南方舉子多麼震撼,京師內的一眾北方舉子,則是歡天喜地。
這次,雖然北方舉子雖沒得狀元,但一甲進士,他們北方已經得到了兩個。
同時,一匹匹報喜的快馬,瘋了似的,往北平府而奔去。
榜眼與探花,竟然都出自北平府。
燕王殿下英明!郭長史英明,杜祭酒真不愧山西有名大儒啊……
訊息一傳到北平府,整個北平府再一次沸騰起來。
尤其是黃家與鄭家,直接張燈結綵。
只有另外幾家,也都是二甲進士出身,每家都是興高采烈,拿出上萬貫錢分發給周邊的鄰里鄉親。
隨後,幾家聯合起來,敲鑼打鼓,挨個給燕王府、郭府、書院、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司,甚至是北平府衙門都送去了厚禮。
這一下,書院的名聲,徹底達到顛覆。
有一些南方士林學子,也都慕名而來。
可惜,書院的名額,北方學子都排不上隊,那些南方學子,更是沒有任何可能!
……
而在北平府所有人都在慶賀之時。
遠在千里外的高麗,則是正進行著一場圍剿大戰。
上萬高麗兵士,在兩千燕山衛的率領下,將距離海岸有著五里遠的大島,團團圍住。
那一萬高麗兵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