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明白。”
郭安鄭重的點了點頭,便直接當著朱棣、朱復等人的面,朝著下方的朱亮、李旺吩咐道。
“主辱臣死,這些士紳們竟然如此不遵道義,見風便是雨,向京師一眾大臣狀告殿下,引得陛下申飭殿下,此仇不得不報。
吩咐下去,凡是咱府上鋪肆,從此不得給這些蠢貨賣上一件物件。”
“是,郭長史!”
朱亮與李旺連忙應道。
朱複眼皮微微抽搐,但並沒說什麼。
至於朱棣,則是面無表情的往內庭而去。
不提燕王府本身的威勢,就算是身為掌控北平府所有玻璃、蔬菜、石炭、鐵爐子、毛衣上層工坊這一重身份。
燕王府禁令一出,那些士紳們便感覺到了難受。
缺少石炭、鐵爐子、毛衣、蔬菜這些冬天必備之物對他們的影響並不算太大。
但是,一些官員、士紳、商賈們,甚至還有一些百姓,因為與燕王府下的鋪肆有合作,擔心受到影響,竟然都在下意識的疏遠他們。
一夜間,那些士紳們便體會到了眾叛親離,與整個北平府為敵的滋味。
於是。
堅持幾日,那些士紳們,便都齊刷刷上面乞求原諒。
只是,好久都沒殺雞儆猴了,朱棣與郭安兩人,怎麼會這麼輕易鬆口。
於此同時。
隨著燕王在冬天種植出蔬菜的訊息,也都傳到山西、陝西、山東、河南等地。
秦王、晉王、周王、齊王、魯王都派人前來北平府,目的不言而喻。
對此,朱棣有著百般無奈,也只能給每個兄弟,都送上兩車玻璃,一車蔬菜。
自然而然,應天府的蔬菜也免不了。
一百畝的暖棚還是少了!
對於這些大明親王前來打劫的行為,郭安看著心肝直疼。
要知道,就連他,也都是隻能每隔十日,才給順德府老家送上一大車蔬菜。
而這一下,直接給這些親王便送去那麼多。
不過心疼歸心疼,日子還要過。
都說老朱的官難做,除非被砍頭,要麼全年基本上都要給老朱家當牛做馬,任勞任怨。
要是有人向郭安抱怨這些,郭安可能會表面上同樣的滿臉悲苦,感同身受,但內心卻是毫無道德的同情。
別的官員,一年基本上只能休息三天,分別是過年、冬至、還有老朱生日那天。
至於剩下的便是病假,至於病假稽核更是嚴格。
但是,到了郭安這裡,便是賜假。
在燕王府,所有王府政務,大部分由朱復負責。
至於燕王殿下的吃喝玩樂,都是那些內侍太監,或者一眾武將護衛們負責。
留給郭安這個右長史的,只有賺錢,或是工正所、鐵冶所。
而這兩個所,基本上都有著工正、或是管事負責。
因此,郭安便異常輕鬆。
同時,給燕王府賺的錢,也可以讓朱棣睡覺之時都咧著嘴。
自然而然,郭安有些不過分的要求,朱棣都會滿足。
過年期間,輕輕鬆鬆得賜假二十日。
雖然回去老家時間比較趕,但要是路遇大雪,或是發生什麼大事,賜假可以順延。
於是,早早的,郭安便告辭了朱棣,趕回順德府郭家村。
拜見了一番長輩,又或者與順德府一眾父母官虛與委蛇一日。
便是除夕,過年。
大明的過年習俗其實與後世的習俗都差不多。
都是張燈結綵,祭拜祖先,吃餃子,吃美食,走親串友,講究個團圓熱鬧。
而到了郭安這裡,則是還得加上一條訂親,送聘書、納吉、納徵、請期。
回家的幾日,郭安的任務很繁重。
主要是郭劉兩家,都算是書香門第之家,三書六禮必須齊全。
而郭安遠在北平府當差,好不容易回來這一趟。
再加上兩方都屬於大齡年紀,於是郭父與劉父商議一下,便將流程給安排的緊湊了一番。
於是,等到請期一結束,郭安的賜假也都消耗完了,便急急忙忙帶著郭二牛,還有幾個護衛,往北平府而去。
洪武十八年便這般過去。
郭安感覺像是做夢一般,他眼睜睜看著上百個官員被殺完頭,然後就稀裡糊塗的當縣令,最後再換了個老闆,跟著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