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聽說,你還專門交待了鐵冶所的工匠們在鍛造一種方形鐵爐,還讓一眾工匠們研製新的玻璃?”
朱棣再次問道,“你可是準備仿製玉石?”
“殿下誤會了,微臣才不幹那缺德的事情!”郭安連忙說道。
早在宋朝的時候,便已經有工匠可以燒製出玻璃。
只不過,這個時候玻璃的透明度還不高,經常被人們用來仿造一些假的玉石,玻璃也被稱為藥玉、假玉!
再加上,人們也都知道,那些玻璃其實都是用沙土燒製出來的,沒了神秘性,價格直接一落千丈。
於是,富貴人家已經開始不屑使用掉價的玻璃,尋常百姓用不起,也就沒有人願意去發展玻璃工藝。
當然,也有顏值極高的琉璃器皿,但這與玻璃完全不一樣,至少朱棣給郭安帶回老家的那些琉璃器皿,便是美奐絕倫,精美至極。
因而,郭安也知道朱棣為何這麼問。
“殿下,微臣想要的玻璃要是可以研製出來,那些富貴人家絕對都會爭搶著購買。”
“哦?”
朱棣一臉不信。
“殿下,一件新的物件在每個人的手中,都會有不一樣的用途,等到微臣研製出來了,您就知道了!”
郭安也沒繼續解釋。
“那件鐵爐子又有何用途?”朱棣再次問道。
郭安說道,“殿下,鐵爐自是用來在冬天禦寒。”
“禦寒?”
朱棣有些疑惑。
郭安道,“在鐵爐內燃燒石炭,讓房屋暖和。”
聽此,朱棣臉色猛然一變,“郭卿難道不知,石炭燃燒之時會放出毒煙?”
“殿下勿急,微臣知道石炭可放出煙毒,但只需將那煙毒透過煙囪給排放出室外便可!”
郭安緩緩解釋道。
“如何放出室外?”朱棣好奇道。
“在牆壁上掏個洞,再從鐵爐內引出一個煙囪,透過牆壁上的洞塞出室外,又或者要是用水泥建造的房屋。
就比如農場正在建造的水泥房屋,可以在砌築房屋牆壁之時,在房屋牆壁內留上一道煙道。
等到鐵爐建成之後,直接將鐵爐上的煙洞塞進煙囪洞口內,如此燃燒石炭產生的毒煙便會在牆壁之間的煙道轉悠一圈,再排出室外。”
郭安繼續說道。
“如此可行?”
朱棣神色一喜,他大概明白了郭安的意思,但又沒有完全明白。
但是,但凡有一絲可行性,朱棣都會支援。
北平這塊,或者說整個大北方,沒有一人不害怕冬天的寒冷。
每年,一尺多厚的大雪一下,凍死人的現象便會經常出現。
而每年的柴火又只有那麼些,城裡那些富貴人家都買走之後,鄉里間的老百姓們家中柴火就不夠了。
“殿下,應該可行。”
郭安也有些不確定。
“走,隨咱去農場!”
朱棣直接起身,便往外走去。
“這會?”
身後,郭安一愣。
“如此大事,怎能拖延?”朱棣道。
“是,殿下!”
郭安無奈跟上。
出了宮門,郭安又想起什麼,急忙提醒道:“殿下,農場沒有鐵爐!”
“朱亮,你速速帶人,前往鐵冶所,給咱將鐵冶所新鍛造出的鐵爐拿到農場。”
“哎,這……殿下,且慢……”郭安愣了下。
“是,殿下!”
一旁的朱亮已經應了一聲,便直接跳上一旁的戰馬,帶著兩個兵士竄了出去。
“伱想要說什麼?”
朱棣問道。
“殿下,微臣只是想說再讓鐵冶所鍛造出兩個鐵煙囪也是可以的!”郭安緩緩說道。
“入他娘……”
朱棣臉色一黑,怒瞪著郭安大罵,“你這廝為何不早說?”
對於朱棣這種喜怒無常,張口就喜歡罵人的性子,郭安也早已習慣……應該是擺爛了。
“殿下,微臣這不是沒有喊住朱百戶!”
“那我等去鐵冶所?”
“殿下,還是去農場吧,微臣這幾日可是一直擔憂農場的房屋建造呢。”
“入他娘,婆婆媽媽的說了半天……”
……
“小人參見燕王殿下,見過郭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