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朱棣對郭安那種懶散性格很是不滿,但一想到王府內又多了一件利器,整個人心情便是大好。
回到王府,便迅速下令,讓和忠給火藥作坊一眾工匠送去賞賜。
甚至於,就連看守火藥作坊的邱福與一眾護衛也都發了賞錢,雖然不多,但也讓邱福等一眾護衛滿心歡喜,巡查起來更積極。
接著,朱棣想到郭安在馬車上諫言的,要鋪建從北平府城往上莊村鐵冶所而去的水泥道路,便將郭安給召了過來。
卻是沒想到,郭安聽完之後,直接是連連搖頭。
朱棣疑惑道:“此事乃是郭卿所諫言,而宛平縣與張家灣碼頭水泥道路也是郭卿所鋪建,郭卿為何不願鋪建此道路?”
郭安輕輕一嘆,“殿下,鋪建道路小事爾,上次隨微臣鋪建道路的那些官吏都可行之。
殿下怎麼能用這種小事來耽擱微臣研究呢?”
朱棣虎軀一震,緊緊盯著郭安,滿眼期待:“郭卿之意,郭卿還能研製出更多的好物件來?”
郭安嘴角微翹,一臉自通道:“殿下恕罪,毫不誇大之說,微臣的思緒猶如黃河之水,根本耗不盡。”
“甚好!”
朱棣大喜,“鋪建道路之事,便不需郭卿煩心,咱交給朱卿。”
郭安微微點頭,“多謝殿下理解,不過朱長史也不一定懂鋪建道路之事,殿下不妨直接交給工正所一眾官吏,由他們鋪建。
殿下時不時前去督查一番便可,防止有人弄虛作假,貪汙錢糧便可。”
“善。”
朱棣微微點頭,隨後想起什麼,話題一轉,便再次問道:“郭卿所言建造工匠學堂之事,此事當由郭卿去開辦吧。”
郭安又是緩緩搖頭,“殿下,開設書院之事,微臣從未有過經驗。
而那陶逸平與楊廷二人,可是陶萬戶的幼子與弟子,他們二人經驗最為豐富,理應由他們肩負。”
聞言,朱棣不由一陣氣急,“郭卿可是忘記了,郭卿給咱那些武將講課之事?
那些武將對郭卿講課評價可是十分之高,如今才過去半年,那些武將一個個都已經識得四五百個字。
如今,他們還經常在咱跟前唸叨,想要郭卿閒暇之時,再去給他們講講課……”
郭安不由下意識的打了個寒顫,“殿下莫要再說了,微臣此生都不願再去教人讀書識字。”
朱棣臉上閃過一絲失望,“可惜了。”
郭安急忙說道:“殿下莫要如此,殿下請來的那些夫子才是真正有學識之人。”
說完,郭安便直接起身,向朱棣告退。
“還請殿下恕罪,微臣腦中突然冒出一個特好玩的物件,急需前去公房內靜心思考,並將其繪製出來……微臣先行告退。”
說罷,郭安便急匆匆離去。
看著郭安的背影,朱棣一臉無奈。
不過,郭安確實沒有欺瞞朱棣,他腦海中的想法確實不少。
只不過,並不是他突然想出來的而已。
到了第二日,郭安便親自前往玻璃作坊,將兩張圖紙交給了玻璃作坊管事。
至於工匠學堂,朱棣也只能與朱復商議一番,並將工匠學堂交給陶逸平與楊廷兩人負責。
聽此,陶逸平與楊廷兩人頓時像是打了雞血一般,恨不得立即拋下手中的活,親自挑選工匠與匠戶子嗣,將北平府工匠學堂辦成他們陶家那般。
好在,朱棣一聲令下,燕王府內所有工匠與匠戶子嗣皆可讀書,但是每家只能出一人,除非特別優異者。
陶逸平與楊廷兩人才消停了下來。
學堂地點,便在火藥作坊之旁的玻璃作坊內。
朱棣還下令在火藥作坊之旁,建造出一所新的學堂,至於學堂圖紙佈局,則是由郭安親自繪製。
同時,關於燕王建造工匠學堂,教導工匠與匠戶子嗣識字之事,又在北平府內引起軒然大波。
並快速嚮應天城傳去。
很快,便是引起很多士紳大儒們的不滿。
北平府內,很多士紳或是官員,都向朱棣諫言,將那學堂改為儒家學堂,工匠子嗣豈配入學堂識字?
對此,朱棣則是嗤之以鼻,理都沒理。
到了後來,對於上門拜訪的官吏,朱棣全部不見。
這會,朱棣整個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渤海上。
確切的說,是放在正在渤海上率領船隊捕魚的徐祥等燕王府武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