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些,隨即話題一轉,咬牙切齒問道:“郭卿,你所研製的那種火藥何時才能成功?
這些倭寇敢三番兩次來尋咱捕魚船的麻煩,咱真想率燕山衛埋伏在大海中,一舉將那些倭寇都給統統殺光!”
“殿下恕罪,還需一些時日!”
郭安一臉回道。
朱棣臉上閃過一絲惋惜。
這時,李旺從外面走了進來,一臉喜色的向朱棣稟報道:“啟稟燕王殿下,有一名陶逸平的男子,還有一個楊廷,自稱為陶萬戶的後人,想要拜見郭長史!”
“陶萬戶?”
聞言,朱棣與郭安兩人臉色一喜,“快快將其請進來!”
“是,殿下!”
李旺應了一聲,便快步走了出去。
朱棣則是對著郭安說道:“陶萬戶名陶成道,是浙江婺城陶家書院山長,是一位大有才學之人。
只是,這位陶萬戶喜歡鑽研煉丹技巧,就如同郭卿喜歡鑽研各種奇怪物器一般。
後在煉丹途中,發現了火器,便開始鑽研火器。
等到父皇帶兵攻打下婺州之後,這位陶萬戶便帶著一眾弟子向父皇獻上火器技藝,同時留在軍中效力。
而陶萬戶所獻的火器技藝,讓父皇在往後的戰事中如虎添翼,屢建奇功。
後來大明建國,父皇念於陶萬戶的功績,便賜名陶成道,封賞萬戶……
此人十分受父皇的寵信,父皇對其後人也是十分寬容。”
“萬戶啊!”
聽的郭安心神震盪,羨慕的直流口水。
有老朱的封賞,陶萬戶的萬戶自然沒有任何水分。
要是老郭家能有食邑萬戶,那他還這麼努力幹啥,直接回家種田便可以。
朱棣一臉怪異的看向郭安,“郭卿為何這般神情?”
郭安回神,連忙道:“殿下恕罪,微臣只是在想宛平縣才一萬多戶,那陶家得有多富。”
朱棣愣了下。
而這時,李旺也領著兩個青年走了進來。
“草民陶逸平參見燕王殿下,見過郭長史!”
“草民楊廷參見燕王殿下,見過郭長史!”
“爾等免禮。”
朱棣溫和的笑了笑,等到陶逸平與楊廷起身後,便對著陶逸平說道,“說來,在咱小時候,還跟在萬戶屁股後玩過火統。多年未見,不知萬戶身體可還安好?”
陶逸平連忙一臉感激的回道:“多謝殿下掛念,家父身軀仍十分健碩。如今,還可帶著兄長與諸位師兄日夜鑽研火器之物。”
“如此咱便安心了!”朱棣放心的點了點頭。
或許是第一次這麼直面大明親王,陶逸平與楊廷兩人坐在各自的位子上,渾身的不自在。
見此,朱棣再次輕輕一笑,說道:“咱聽聞兩位此次前來,是專程來拜訪郭卿,不知是為了何事?”
這下,陶逸平終於想起了正事,連忙回道:“燕王殿下英明,在京師,阿父看到郭長史所煅燒出的透明玻璃來當窗戶,居然可使房屋內明亮很多之後,便十分佩服郭長史的才華。
再後來,聽到透明玻璃還能用在寒冬種植蔬菜。家父便直言,郭長史才是世間真正的匠之聖賢,所研究之物,全是為萬千百姓生計,他遠遠不及矣。
隨後,前不久又看到郭長史煅燒出的水泥所砌築的石牆,發現不論是火統,還是大將軍炮,都無法炸燬其分毫。
那麼,水泥所砌築的房屋,便是天下百姓最安全的房屋,大風不倒,大雪不塌,家父更是羞愧不已。
言,郭長史害怕百姓遭受戰亂與天災之苦,又為百姓解決了居住庇護之所,乃是天下匠師之楷模。
因此,特意遣派草民二人前來,向郭長史學習真正的匠師之道……”
王座上,朱棣一臉古怪。
至於一側的郭安,更是聽的目瞪口呆。
腦海中,莫名出現一個憨厚老者面孔,但背後卻是一副老奸巨猾的模樣。
郭安問道:“兩位可會研製火器否?”
聞言,陶逸平與楊廷兩人臉上不由浮現出一絲自傲。
“回郭長史,草民二人自小便跟在阿父與諸位兄長師兄身後,研製火器與火藥,火器火藥對草民二人來說,便如同吃飯一般簡單!”
“甚好!”
郭安臉色一喜,“近幾日燕王府的捕魚船在渤海上捕魚,經常有倭寇襲擾,不知兩位可有辦法破倭寇之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