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徐增壽則是帶著郭安,還有那五百燕山衛,入住魏國公府。
在聽到是郭安之後,徐輝祖則是十分歡迎,沒有郭安擔憂的那些擺臉子,或是無故刁難的狗血情節。
本來,郭安對此還有些疑慮。
但是,隨著走進魏國公府。
然後,看到那明晃晃的玻璃窗戶,還有一座玻璃大棚?玻璃器皿……還有很多農場出產的品種瓜果,燕王府下一些工坊的傢俱之後。
郭安便是有些明白了!
“咱聽聞,北平府所流傳出的透明玻璃、玻璃暖棚、還有水泥、沙發……還有這些品種優良的瓜果蔬菜、水稻,都是郭長史發明出來的?”
坐下之後,徐輝祖便滿臉溫和的問道。
郭安淡聲道:“應當是下官提出思路想法,然後交由一眾匠人研究出來的!”
徐輝祖臉色一喜,道:“如此說來,這些物件還都是郭長史研究出來的?”
郭安一臉堅定道:“魏國公,是下官提供理論想法,具體研究之事,還是一眾工匠!”
“咱明白!”
徐輝祖微微點頭,“郭長史下令,一眾工匠辦事!”
“正是!”
郭安點頭。
徐輝祖再次問道:“那不知燕王府農場的良稻,現在成果如何了?可有研究出新的良稻?”
“咦?”
聽此,一旁的徐增壽眼睛也是一亮。
“對啊,郭長史,咱府上也是有著上千畝良田呢。自從幾年前,開始用開燕王府傳出來的良稻,這些年下來,直接增產了一成半,若是能再增產一成,那燕王府對大明可是天大的功勞!”
郭安道:“現在,農場內倒是有四位族兄還在研究新良稻,比之前的良稻,應該可以增產一成左右!”
“真的?”
徐輝祖與徐增壽兩人不由一臉驚喜。
“嗯!”
郭安微微點頭,“在農場,一直有四位郭家族兄,帶著一眾農家之人,日復一日的研究。
一年前,或者兩年前,應該是有了第二次良稻的研出!”
“一年前?”
徐增壽與徐輝祖再次一愣。
“如此大功,為何沒有上報朝堂?”
郭安淡聲道:“東宮一直打壓燕王府,很多商賈都在悄悄的前往北平做生意,他們都生怕東宮知曉。
另外,燕王府也都準備撤往高麗。
誰還有心思,給朝堂報功啊!”
徐輝祖:“……”
徐增壽狠狠道:“東宮那幾個諂官真是該殺!”
“慎言!”
徐輝祖狠狠瞪了一眼徐增壽,“行了,陛下已經準備易儲,這些事便休要再提。
郭長史遠道而來,你先帶著郭長史,前去休息。”
徐增壽連忙說道:“對,對,郭長史,我先帶著你去休息!”
“下官告退!”
郭安朝著徐輝祖行禮。
魏國公府,還是十分大的。
哪怕是住進五百個燕山衛,還是不見絲毫擁擠。
一夜無事。
翌日。
一個光頭和尚,便敲響魏國公府門。
“燕王府的儒僧?”
徐輝祖聽到下人稟報,沉吟片刻後,便說道:“不要聲張,將來人送去燕王府便可。”
“是,老爺!”
下人應了一聲,帶著道衍和尚直接前往郭安等人所在的偏院。
“郭長史!”
“道衍法師?”
看到出現在面前的大和尚,郭安一驚。
“法師怎麼前來了?”
“阿彌陀佛,和尚也想知道,燕王殿下與郭長史怎麼突然就來京師了?
還有,殿下何在?”
沒有看到朱棣,道衍忍不住急忙問道。
郭安倒是一點也不著急,“殿下自是在宮內!”
“宮內?”
道衍一愣,“殿下怎麼這麼早,就進宮去了?”
“殿下這兩日,都會居住在宮內!”郭安道。
“殿下會一直居住在宮內?”
道衍再次一愣,“這是為何?”
“郭長史,你為何不勸住殿下?東宮恨不得暗中殺害了殿下,怎能讓殿下一人居住在宮內?”
“法師莫急,是陛下留殿下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