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府一眾官員氣喘吁吁的站在岸邊,滿臉震撼的看了半天之後,便放下心來。
這般龐大的船隊,還掛著大明龍旗,應該是一年前那支出海的船隊回來了!
而且,還回來的這麼多!
想著,瓊州府一眾官員一驚,便急忙派出一眾驛卒,往京師稟報而去。
只是,派出的驛卒還沒過了海峽,進入雷州府,海上的船隊已經遠去。
隨著船隊一直往前行駛,廣東、福建、琉球、浙江等地的官員百姓們,也都得到訊息,一年前下海的海貿船隊,居然浩浩蕩蕩回來了。
頓時,所有商賈與百姓都是滿臉大喜,歡呼雀躍。
只有一些士紳大儒,滿臉陰沉。
“這些船隊怎麼回來了,若是大海一開,那些賤民都跑出海,何人來種田?”
“朝中有奸臣,陛下如此不智,若是海禁一開,無禁無阻,若那些蠻夷乘機滋事,滋擾我大明沿海百姓,這可如何是好?”
“為今之計,只能聯合一眾老友,上奏疏了!”
“奸臣誤國啊!”
“唉,希望那位陛下還能聽勸一些!”
……
京師。
一騎快馬從城門急駛而入,一路朝著皇宮狂奔而去。
城內所有百姓,都不由滿臉凝重。
“京師已經好久沒有看到這種加急奏報了,難道是北邊那些韃子又犯邊了?”
“不可能,自從去年,陛下御駕親征,將韃靼追著殺了好幾個月,還給韃靼人留下一場大的蝗災,讓韃靼人元氣大傷。
聽說,今年韃靼人那裡還有蝗災出現,陛下還下旨讓邊關大軍建造隔離帶,防止蝗災跑到我大明來了,那些韃靼人面對蝗災,根本不敢跑到我大明來!”
“難不成,是倭國出事了?”
“這更不可能,倭國老祖宗的骨頭與墓碑,都還在城門下放著呢,那些倭人崽子能翻起什麼大浪來!”
“那為何有加急信使?”
“是啊,難道有地方鬧天災了?”
“嘶……保不準,唉,我等好不容易過上兩年好日子,若是出現天災,那指不定又得死多少人!”
“老天保佑……”
“是船隊回來了!”
就在一眾百姓都滿臉悲切之時,一道驚喜的聲音,從一旁傳了過來。
“什麼船隊?”
一些百姓還有些發愣,沒有反應過來。
“自然是海貿船隊,一年前下西洋的那二百多艘船隊!”
“什麼?”
“那支船隊回來了?”
“老天保佑!”
“……”
京師一眾百姓頓時滿臉大喜。
而這時,那騎兵也已經到了皇宮門前,在幾個禁衛的護送下,一路往奉天殿跑去。
同時。
早已有一個禁衛,大步往奉天殿內跑去。
“報!”
聽著這久違的稟報聲,殿內的朱棣先是一怔,隨即便反應了過來,神情肅然的朝著殿外看去。
“傳!”
“是,陛下!”
亦失哈連忙喊道,“陛下有旨,傳殿外之人!”
“陛下有旨,傳殿外之人!”
“傳……”
片刻後,一名禁衛滿臉喜色的從殿下跑了進來,對著朱棣便行禮。
“啟稟陛下,寧波府急奏,一年前下西洋的海貿船隊,回來了!”
“什麼?”
朱棣的虎目圓瞪,愣愣的看向殿下的那名禁衛。
同樣。
殿內的一眾內侍官宦,也都瞪大眼睛,滿臉驚喜。
海貿船隊的主將,可是太監馬和。
若是船隊真的平安歸來,他們這些太監必然揚眉吐氣,與榮有焉!
那禁衛稟報道:“回稟陛下,寧波府急奏,前年下西洋的船隊回來了,這會應該已經到了東海瀛洲島外了!”
“回來了?”
朱棣頓時大喜。
這時,一個內侍小心翼翼的從殿外走進,對著一旁的亦失哈小聲稟報了幾句。
隨後,亦失哈也連忙走上前,對著朱棣稟報道:“陛下,寧波府前來稟報的校尉也來了殿外。”
“讓其進來!”
朱棣眼睛一亮,直接揮手說道。
“是,陛下!”
亦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