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國公想要給郭家再添丁!”
“他這是突然醒悟了?”
朱棣輕笑一聲,“怪不得,前幾日太子稟報,定國公看起來十分勞累,原來如此。”
亦失哈連忙陪笑,卻是不語。
這種事,他已經沒有資格參與評論了。
朱棣也沒過多理會,而是直接說道:“速去將定國公召來!”
“是,陛下!”
亦失哈暗自鬆了一口氣,朝著朱棣恭恭敬敬行禮,便快步往出走去。
而定國公府,聽到朱棣召他,郭安也是跟上官宦,匆匆忙忙來到奉天殿。
“微臣參見陛下!”
“免了!”
朱棣直接擺了擺手,問道:“郭卿,你可是聽說了,今年京師附近,還有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甚至是北平等地,都出現了旱情,已經到了影響春耕!”
郭安微微嘆息一聲,“回稟陛下,微臣也聽說了!”
朱棣便緊緊盯向郭安,“郭卿可有何良策?”
“唉!”
郭安無奈輕嘆一聲,“回陛下,天旱為天災,微臣也無力,只能暫且將軍山的百姓們,都引水灌田。
不論如何,先耕種再說,若是這些糧食都長不大,那便只能另尋其它法子了!”
“其它法子?”
朱棣眼睛一亮,“還有什麼法子?”
郭安說道:“回陛下,從交趾、燕國這兩國購買糧食!”
朱棣眼中的光芒,瞬間又黯淡了下來。
“燕國糧食並不是太多,至於交趾,都不及我大明一個行省大,如何能滿足得了我大明數千萬百姓的糧食?”
“陛下莫要這般悲觀,這才剛剛開春而已,土地雖然乾旱,但是融化一下,還是可以出現一些水份的,再澆灌一些水,應該可以播種。
至於剩下之事,只能看天意了……”
“不過,這兩年,我大明各個州府的糧倉之中,應該都積攢下不少糧食吧!”
“這是自然!”
朱棣一臉自信,“除了征討安南之外,我大明再也沒有動兵,各地也都大豐收。
各個州府的糧倉,都早已堆積著滿當當的糧食!”
郭安微微一笑,“如此,我大明還擔憂什麼?”
朱棣一愣,隨即心神大定,“是啊,不過是一場旱情,我大明倉廩充盈,何懼之?”
“陛下聖明!”
郭安奉承一句,便說道:“不過,為了避免出現貪官,私下盜賣糧倉的糧食,還請陛下派出幾路欽差,前去各州府巡察糧倉。”
“同時,可告知天下百姓,我大明糧倉充盈,哪怕是真來了旱災,也不會出現饑荒。
如此,不僅可安撫百姓,也可震懾各大糧商,讓他們不敢肆意提價,發國難財!”
“發國難財?”
聽此,朱棣眼睛一亮,“郭卿每每都有撼人之語,那些商賈若是敢在大災大難之際,提高糧價,就是在發國難財!”
“至於派出欽差,前去巡察糧倉,也是十分必要!總會有賊官會心存僥倖,而自尋死路!”
郭安微微點頭。
……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旱災之年的傳言,便越傳越兇猛。
大明各地百姓心中,都十分恐慌。
而這時。
一道聖旨附錄在邸報上,傳遍天下。
“陛下派出十三路欽差,巡察天下糧倉……”
“陛下聖明啊!”
一眾百姓頓時大喜。
“陛下鼓勵大傢伙先給田灌水耕種,若是到了夏天,還是一滴雨都不下,那便會從交趾、燕國購買糧食,運來大明,不會讓大明出現饑荒……
這兩年,大明各地都種植良種,年年大豐收,大明糧倉充盈,大明並不缺少糧食!”
“哈哈哈,各位鄉鄰老少都儘管放心,我大明如今可不缺糧食!”
“大家都放心吧,儘管給田地澆水,先種上種子再說!”
“可是,這麼多田地,如何能全部澆灌遍啊?”
“是啊,這會河水也都少的可憐,如何能澆灌上水啊?”
“先澆再說,澆不飽地,能種活糧食就成!”
“入他孃的,澆!天大地大,都沒有咱種地大……”
“對,快去澆地,莫要讓那些大族將河水都澆光了,便輪不到我等了……”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