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與番薯,何德何能,敢承受陛下如此厚愛?”
“郭卿不必多言!”
朱棣淡淡一笑,“郭卿對咱大明江山社稷有千秋大功,僅此一項,便足以封王!”
說著,朱棣便看向朱橚,還有朱高熾,朱高燧等大明藩王。
“太子,諸王,爾等覺得如何?”
朱高熾連忙道:“父皇聖明,兒臣謹遵父皇之意!”
朱橚也緩緩點頭,“陛下聖明,臣弟謹遵陛下旨意!”
“臣弟贊同”
一眾藩王,也連連點頭。
區區一個郡王而已,還只是得到一個縣,說到底還是一個國公的待遇。
而且,這個關鍵時候,他們也不想得罪朱棣。
“既然諸位都同意,稍後,禮部便儘快擬寫出一個詳細的章程來!”
“微臣遵旨!”
禮部尚書鄭沂緩聲應道。
身後,一眾文武百官,眼中除了羨慕嫉妒之外,也都沒有出言阻止。
郭安也急忙說道:“微臣多謝陛下厚愛!”
朱棣滿意的笑了笑,便繼續說道:“另,為大明尋回玉米與番薯的商賈沈莊,還有一眾船員,也立有大功,也該賞賜!”
“陛下所言極是!”
有了封賞郡王這件事,現在僅僅只是賞賜一個商賈,還有一些船員,在百官心中,也只是一件小事。
“沒有沈莊的精心尋找,那些船員的一路照料,玉米與番薯,也來不了我大明。
為了鼓舞激勵我大明一眾商賈與船員,為我大明尋回畝產更高的糧食,朕以為,所有船員,皆可賞銀百兩,綿布二十匹,米五石,良田五畝,牛一隻,另免其賦稅三年!”
“陛下聖明!”
一眾官員再次稱讚道,這麼點賞賜,還真不多。
朱棣又道:“至於其首功者,商賈沈莊,封其縣子!”
“什麼?”
“縣子?”
聽此,一眾藩王與百官,又都是目瞪口呆。
隨即,便是一片譁然。
要知道。
雖然明朝有五等爵位,但從明朝建國之初,便一直封賞的都是公爵、侯爵、伯爵,但卻是從來沒有出現子爵、男爵。
哪怕是有子爵、男爵,也都是追贈!
現在,突然出現一個子爵,還是要給一個商賈?
一眾官員,頓時不能接受。
“陛下,那沈莊只是一區區賤商,如何能享受我大明子爵之福澤啊?”
“陛下,萬萬不可”
這次,一眾官員,都是真心實意的勸阻。
“沈莊雖為商賈,但所做之事,皆為善事。今年北方大旱,沈莊帶著海貿商會,從交趾陸陸續續,運回數十萬石的糧食,交由朝廷賑災。
另,尋回玉米與番薯,此種社稷大功,朕若是不封賞其子爵,朕又該如何封賞他?
難不成,朕要給其封官?”
“這”
百官,再次一怔。
封沒有什麼實權的子爵,又或者,去封一個官位?
“陛下,只是區區一卑賤商賈而已,哪怕是陛下給他賞他一些錢財,他都會感激涕零!”
朱棣臉色一沉,“爾等是想要勸阻朕,有功少賞,或是有功不賞?”
“陛下明鑑,微臣等人,絕無此意!”
一眾官員急忙說道。
“是啊,陛下,微臣等人只是覺得,區區一賤商,若”
“行了!”
朱棣直接不耐的擺了擺手,說道,“為我大明立下如此大功,不能賞其官職,那便封其爵!
若不然,朕有功不賞,豈不是昏君?”
“另,培育玉米與番薯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已經為我大明培育良種十來年,讓我大明糧食產量一直在增加。
如此社稷之功,朕也不可賞,便與那沈莊一般,都為子爵!”
“郭家四位迪功郎,都封其為子爵?”
禮部尚書鄭沂,有些不敢確定的問道。
“自是!”
朱棣微微點頭,“其如何封賞,爾等在兩日內,給朕奏上一份章程來!”
“微臣遵旨!”
鄭沂無奈嘆息一聲,隨即便是緩聲應道。
“陛下聖明!”
對於郭家四人,都封子爵,一眾文官並沒有任何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