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藩王、公侯權貴、官員們,都一個個拿著農具,做模做樣,象徵性的掰下一顆玉米,再刨出來一株番薯。
隨即,便出了玻璃大棚,那些藩王、公侯、官員們,都還有些依依不捨。
玻璃大棚內,太暖和了。
另外,雖然他們不事農桑,但在親自掰下玉米,刨出番薯之後,也是感覺到一些不對勁。
這些玉米與番薯,一個個都長的太大太多了!
朱棣也不管他們,有沒有過足手癮,直接下令,讓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帶著一眾徒弟,開始掰玉米,刨番薯。
同時,還有一眾禁衛入場,幫忙,火速收穫。
於是。
在天地,朱家先祖,大明皇帝、太子、諸王、公侯權貴,文武百官,還有京師一眾黎庶的見證下。
一顆顆玉米,被掰下玉米株杆,扒去外皮,金黃色的玉米顆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宛若一顆顆金豆,吸引了所有人的注目。
隨後,便是那些番薯。
被那些禁衛,像是刨地一般,一整株一整株的從地裡刨出來。
番薯根系上,吊著密密麻麻,一串串還沾著泥土的番薯,好幾個,大的比人拳頭還要大,小的,也是細長細長。
遠處觀看的商賈百姓們,驚歎連連。
興奮至極。
越是收穫,一眾藩王與那些權貴們,還有百官,越是激動。
甚至,逐漸騷動起來。
兩眼,越瞪越大!
因為,哪怕他們已經有了很大的猜測,但玉米與番薯的產量,還是超出他們的估計。
太多了。
三畝玉米,九畝番薯田地,不到半時辰,便從一個小山堆,變成一個大山堆。
他們從來都沒見過,這般豐收的場景。
甚至,郭秉雍等人最初準備的籮筐,都沒夠用,還再去吩咐人,前去再帶來一些籮筐。
一個時辰之後。
玉米與番薯,便都被去掉外皮,或是被擦拭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擺放在籮筐內。
整個場地上,除了人,剩下的全是密密麻麻的籮筐。
等到田地裡沒有遺留下一粒玉米,或是一顆番薯。
在場所有人,包括一直站在遠處,拿著望遠鏡觀看這裡的商賈百姓們,也都是滿臉期待。
因為,接下來便是所有人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環節。
秤玉米!
秤番薯!
一眾戶部官吏,當仁不讓。
朱棣與朱高熾,還有一眾藩王、公侯、重臣們,都緊緊圍住那兩個秤。
“一百二十六斤!”
“一百三十斤!”
“一百二十八斤……”
“……合七百五十三斤!”
戶部尚書鬱新的聲音,都有些哆唆。
緊跟著,一旁的亦失哈也說道:“陛下,奴婢這邊秤的也是這般多!”
“嘶!”
聽此,朱高熾與一眾藩王,還有周圍一眾官員,都滿臉震撼。
這麼高的產量,還比稻穀小麥要好侍弄的糧食,他們太知道,這會對大明來說,造成多大的影響。
哪怕是朱棣,也是渾身一顫,眼中光芒鋥亮。
這是玉米,可以與稻穀小麥一般,作為主糧吃食的糧食。
而且,還可以與小麥進行輪作!
“畝產七百五十三斤?”
“福瑞啊,此玉米,真乃是我福瑞之糧!”
“陛下聖明!”
“天佑我大明啊……”
一眾藩王與公侯權貴,皆是連連高聲稱讚。
至於文武百官,面部神情更是誇張。
很多官員,直接高舉雙手歡呼喝彩,有的官員則是激動的失聲痛哭……
只有郭安,在一眾人群之中,神情淡然。
七百五十三斤而已!
這些玉米,都還是溼的,其中水分沒有徹底曬乾,而且裡面還有玉米芯!
要是把這些都給剔除出去,能得個六百斤,便是可以的了!
“繼續秤!”
朱棣淡聲吩咐道。
“微臣遵旨!”
“奴婢遵旨!”
戶部與亦失哈兩隊人,便連忙再次開書秤玉米。
三畝玉米,還是很好秤的。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