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的時間。
整個京師上下,都知道了這件事。
所有人,都在滿臉興奮的談論著此事。
一眾藩王,也都一個個滿臉興奮。
同時。
這件事,也直接透過各種渠道,瘋狂的朝著大明各州府傳去。
還沒到年節,這件事便已經傳遍整個大明。
今年的年節,讓大明上下,更是歡喜。
所有人黎民百姓心中,都充滿了期待。
雖然此事,導致今年大明的年節,過的十分緩慢。
但是,也是熱鬧至極。
哪怕是北方,那些受災的幾省,也滿是歡樂。
雖然受災了,他們也有糧食吃食,不會捱餓。
而且。
現在又有訊息傳出,定國公從海外尋回來的大明福瑞之糧,玉米與番薯,也要開始了第一次收穫。
很快。
年節便在喜氣洋洋與滿心期待的氛圍之中過去,轉眼間便到了朱棣所言的收穫玉米與番薯之日。
這一日。
京師所有藩王、權貴、官員們,都早早的抵達皇宮。
朝會上。
新的一年,再加上今日主要目的,是收穫玉米與番薯此等福瑞之糧。
因此。
並沒有什麼官員,不識趣的上奏彈劾別人,又或者去找朱棣稟報什麼大事!
但是,趨於外面天氣的嚴寒,一眾官員也都下意識的稟報一些小事,來拖延拖延時間。
等到太陽昇起,天色大亮,溫度開始暖和之後,朝堂上,便再無官員奏稟。
見此,朱棣也十分有默契的下旨,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朱棣帶著太子朱高熾,走在最前方。
後面,一眾大明藩王。
再之後,則是郭安與李景隆、徐輝祖等公侯勳貴,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等一眾重臣。
最後面,則是一群百官。
兩側,一群身穿亮光閃閃盔甲的禁衛拱衛。
一眾人,浩浩蕩蕩的出了宮門,坐上各自的馬車,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最先,自然是錦衣衛開路。
後面,則是引駕儀仗,接著才是朱棣的輅車。
接下來,才是後面的太子朱高熾,還有藩王、公侯,百官等人。
僅僅是朱棣的儀仗,便佔據了整個隊伍的一大半。
浩浩蕩蕩,前往將軍山試驗田。
一路上,街道兩側,時不時就有馬車,或者百姓,絲毫不顧及這會的寒冷,直接跟在隊伍後面。
等到了試驗田那邊,早有禁衛與錦衣衛等候,另外,還有禮部官員,早早的佈置好場地。
朱棣下了輅車,隊伍後面,亂哄哄的,一眾藩王與權貴官員,也都跟著下來,排好隊,跟在歐朱棣後面。
至於那些百姓,則是一個個更是跟在最後面。
在那玉米與番薯玻璃大棚前,居然立著各種牌位,牌位前,
擺放著三牲六畜,各種瓜果,還有數十盤點心。
還有一口大鼎!
兩側,還有一排排香爐,香爐之中香菸緩緩繚繞!
郭安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便四顧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眼孔便是一縮。
他居然還看到,圍在外面的那些百姓們,居然有些人手中,還拿著望眼鏡。
一個個將那長長的望眼鏡湊在眼前,齊刷刷的看向朱棣。
禮部尚書鄭沂上前,手持聖旨,開始奏表天地。
“陛下有表,奏天地皇考……”
伴隨著鄭沂的聲音響起,諸王與一眾大臣,嘩啦啦的跪伏一地。
整篇奏表,十分長,要奏表天地,歌頌天地之德,還要告訴先皇,他朱棣的功績,以慰祖宗之靈,最好來個禱告山川,以謝山川遺澤。
最後,好像是將農神,也給禱告了一番。
郭安在
因此,也就聽了個迷迷糊糊。
不過,卻是聽明白了一件事。
好像,最前面的那一排牌位上,好像有著老朱的牌位!
甚至,老朱家的那幾位祖先,也都在。
在感嘆朱棣臉皮厚的同時,又是感慨,朱棣這種臉皮,果然是幹大事之人!
奏表後,便是禮樂儀器。
還有鑼鼓喧天!
等到這一切完成後,已經到了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