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熾手捧一本賬本,滿臉喜色的站在朱棣面前。
朱棣問道:“水泥直道賬本出來了?”
“父皇聖明!”
朱高熾滿臉喜色道。
朱棣一臉期待,“呈上來!”
“是,父皇!”
朱高熾連忙將賬本,遞交了上去。
朱棣翻開,看了一眼之後,眼中喜色一閃,翻看的速度,明顯加快了不少。
很快。
便看完最後一頁。
“如此之多?”
朱棣瞪大眼睛,“僅僅十日,這一條水泥直道,便賺了十一萬兩銀子?”
“正是!”
朱高熾再次說道,“爹,僅憑直道上那些客棧,便賺了三萬多兩銀子!”
“甚好!”
朱棣十分滿意。
“如此一來,咱便放心了!”
朱高熾更是滿臉喜色,現在有了前十日賬本,這可都是真金白銀,便足以證明,這條直道,不會虧本,他朱高熾也沒虧掉內帑的銀子。
“父皇聖明,十日便是十一萬兩銀子,一個月至少二十五六萬兩銀子,哪怕是刨去直道兵卒與直道上那些客棧、管事的費用,每個月也會賺上二十萬兩。
三年內,這條水泥直道投入的錢財,便可賺回來!”
“嗯!”
朱棣微微點頭,“那兩條直道,你準備的如何了?”
朱高熾道:“回稟父皇,孩兒自己在河南、山東、山西,招募了三萬青壯!
不出十日,便可將這些青壯,運來京師。”
“三萬……”
朱棣皺眉思索片刻,又問道:“他們的安家費,可發放了?”
朱高熾直接回道:“回父皇,已經給他們每人發了一百斤糧食,還有二十兩寶鈔!”
“甚好!”
朱棣滿意的點著頭,“他們跟著你這個大明皇太子,大老遠來南方鋪建水泥直道,半年都回不去,定要讓他們都安心!”
“兒臣明白!”
朱高熾連忙應道。
於此同時。
原本在城外將軍山試驗田專心培育番薯的郭秉雍,卻是來到郭府。
等到郭秉雍說完,郭安臉色一喜,“四兄,你是說那番薯可以移栽了?”
郭秉雍微微點頭,“那番薯植苗已經頂到玻璃了,我覺得應該可以了!”
“走,去城外試驗田!”
郭安直接起身,帶著郭秉雍坐上馬車,便徑直往城外而去。
很快。
便來到了將軍山試驗田處。
“見過定國公!”
“參見定國公!”
“嗯!”
郭安頷首,微微回禮之後,便往那培育坑旁走去。
至於一旁滿臉警惕的看著郭安的暴昭,郭安則是沒有任何理會。
這老頭在這裡,雖然對試驗田,也有著很大的作用。
但是,每次見到他,都一副防賊的神情,讓郭安十分不爽!
而對於郭安的舉動,暴昭也是絲毫不惱,一直緊跟在郭安身後。
“都長的這般大了!”
一連看了好幾個番薯培育坑之後,郭安滿臉喜色。
“四兄,可以移栽了!”
“可以了?”
“定國公,真的可以移栽?”
郭秉雍與郭直等人,頓時緊緊看向郭安。
哪怕是暴昭這老頭,也是滿臉大喜。
“嗯!”
郭安點頭,“不能再拖了,天氣越來越涼,對番薯生長便會越不利,得抓緊移栽!”
“現在就可以移栽!”
郭秉雍直接道,“我們已經準備了十畝地,都已經搭上玻璃大棚,也已經施好肥料,並起好土壟!”
“澆好水沒有?”
郭安又問。
郭秉雍道:“每日澆一次,已經連續澆了五日!若是不夠,現在還可以澆水!”
“夠了!”
郭安連忙點頭,每日澆一次,地早已喝撐了!
“那我等這就開始移栽!”
郭秉雍興奮道。
“好!”
郭安應道。
這時,站在一旁的兩個宦官,急忙道:“定國公,移栽番薯,此種大事,可否請示陛下?”
<center></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