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美國批判 作者:津鴻一瞥

病。①

在政治上,車臣分裂分子對整個國家構成了威脅。顛覆俄羅斯選舉的議會和憲法法院,強加另外一部憲法,選舉舞弊,這些使西方式的*揹負了惡名。隨之而來的是政治和社會制度的解體、官員的*以及猖獗的犯罪活動。貧富差距的加大、公眾對私有化合法性的不承認和寶貴的國有資產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這些構成了一個危險的定時炸彈,至今仍然在俄羅斯滴答響個不停。

克林頓政府的另一項不明智決定就是堅持把北約擴充套件到俄羅斯邊界;完全違背了老布什政府以前做出的承諾。這一行為加深了俄羅斯對美國政府的不信任和懷疑。小布什政府進一步加深了俄羅斯的憂慮感、不安全感和背叛感。2002年,美國單方面撤出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以推動導彈防禦計劃的完成。隨著導彈防禦體系的完成,美國希望能夠發起第一輪核打擊而不遭受懲罰。隨後,它迫使俄羅斯簽署一項“削減核武器計劃”,允許發展新的核武器,造成核武器實際上並未減少的狀況。在由頗有影響的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行的著名雜誌《外交》上,有一篇文章暗示,美國目前有能力摧毀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核武器。這種核打擊前景讓俄羅斯人不寒而慄。①

美國還否認俄羅斯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合法的國家利益。儘管如此,美國仍然干涉俄羅斯內政。不斷地有人呼籲美國應該發動“顏色革命”推翻普京,就像在喬治亞、烏克蘭和吉爾吉斯斯坦那樣。正如科恩先生恰當指出的那樣:

因此,儘管主流社論不斷地稱俄羅斯總統為惡棍、法西斯主義者和薩達姆?侯賽因,但卡內基基金會的一位華盛頓十字軍戰士使我們確信,普京不但軟弱,而且極易進行政權更迭。①

此外,俄羅斯人最為擔心的是美國對俄羅斯的軍事包圍。華盛頓正忙於在俄羅斯周圍建立軍事基地,推進北約擴充套件到俄羅斯邊界。同時,華盛頓的十字軍戰士開展了大規模的反俄運動,譴責俄羅斯干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內政。他們要求布什抵制2006年7月在聖彼得堡召開的八國峰會,美國國會也拒絕在貿易上給予俄羅斯更多優惠。甚至美國國務卿也參與進來,呼籲對俄羅斯進行政權更迭。2006年3月18日,在副總統前往立陶宛譴責俄羅斯兩個月前──這是從“戰略伙伴和信任的朋友”裡預料不到的——《洛杉磯時報》的報道說,布什政府的強硬派正在爭取對莫斯科實行強硬的新路線。這包括一場“溫和的冷戰”、反莫斯科軍事同盟乃至對普京政敵的公開支援。①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俄羅斯、美國和新冷戰(2)

3月28日,五角大樓公佈了一項報告,宣稱在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期間,莫斯科把美國軍事行動的情報送給薩達姆。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立即駁斥這是“無稽之談”,他還補充說:“伊拉克戰爭開始已有三年,現在提出這個問題,我猜想是因為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因此,有人想透過指出其他人來分散注意力。”②

外交關係委員會發布了一份俄羅斯的“專門調查報告”,也使用了類似的腔調,把美俄關係中的諸多難題歸咎於普京。這些難題包括伊朗核危機、北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情況和俄羅斯的國內政治。該報告拒不承認同莫斯科的夥伴關係,要求依據美國利益實行“有選擇性的合作”和“有選擇性的對抗”,更多地介入俄羅斯的政治程序,有權利質疑俄羅斯未來任何選舉的合法性。③

科恩認為,由於美國激起的改革現在受到質疑,只有5%的俄羅斯人把美國視為“朋友”。美國軍事基地對俄羅斯的包圍促使克里姆林宮研發新的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採取更加堅定的態度,同中國結成“戰略伙伴關係”,公開支援伊朗和中東地區的其他反美政府。“結果是俄羅斯私下裡懷疑美國的意圖,而美國的決策者和媒體對此卻視而不見。這些懷疑包括認為華盛頓的真正目的是控制俄羅斯的能源資源和核武器,並利用北約的衛星國來‘瓦解’俄羅斯,使之成為‘西方的附庸國’。”④

科恩認為,如果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發生新的冷戰,新的因素會使之比先前的冷戰更加危險。這些因素包括靠近俄羅斯邊界的軍事基地、北約飛機的過度飛行和俄羅斯的“被完全包圍”的感覺。“然而,今天,自稱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的美國更廣闊地看待它的國際權利和能力。另一方面,莫斯科比1991年前感覺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在這種不對稱中,兩個仍然全面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存在著難以預見的冷戰關係的可能性”。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