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小說:上金山 作者:左思右想

騎馬登山至此,馬再也不能上了,由此撥馬而回。到了中天門,從此仰視高聳雲端的南天門像一塊金石,鑲嵌在兩峰銜接處。雲梯從天而降,萬仞千級,蜿蜒曲折,盤道奇險,峭壁排戟。過了慢十八,又爬緊十八,再攀不緊不慢的又十八。三個十八盤,一公里拔地昇天四百公尺,攀登一千五百九十四級臺階。而後漫步天街,就到了玉泉頂。刻有“極頂”二字的巨石,是泰山最高的地方。登上山頂,頓時感到太陽近、雲彩低、眾山小、胸懷闊,一幅巨畫鋪展在齊魯大地。這就是泰山,風景優美、雄偉挺秀、巍峨博大,以“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石”之姿而聞名於世。

從泰山頂下來,何大福問大家:“你們有何感受?”

何大福道出了泰山會議的主題:“發揚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精神,誓叫金字招牌走向全國!”

這也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是啊!我們在外辦廠,人生地不熟,新砌爐灶新開鍋,現打柴火現燒窯,說困難,可以講上一天一夜,但光談那些有什麼用呢?現在,就是要發揚泰山壓頂不彎腰的精神,挺起腰桿,衝破險關,險關過後是坦途嘛!”

駐外分廠業務開展起來後,金箔需要量猛增。打箔車間天天加班加點也滿足不了業務的需要,各地客戶帶錢提貨也提不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黃金計劃。那時,中國黃金市場還沒放開。

何大福找到金陵市人民銀行行長唐新春,希望幫助解決黃金計劃不夠用的難題,支援企業發展。

唐行長滿臉堆笑:“我有什麼辦法?國家黃金計劃也沒放開。”

何大福說:“那深圳不是金首飾放開了嘛,可以任意買。”

唐行長道:“首飾是首飾,黃金又不是首飾。”

“那我們到深圳買首飾回來化掉,然後打金箔,你看這樣行嗎?”何大福突然想到這個辦法。

“唉!這倒也是一條路子。不過你不能問我。問我我就說不行,因為首飾仍然流通在市場上,跑不了,你們打成金箔,一貼到哪就損耗掉了。”唐新春也是實話實說,他的思想不保守。

有了行長的默許,何大福就帶著武亮奔赴深圳,一下子從首飾店裡買了三十多萬元的三個九黃金首飾趕了回來,嘩啦啦全部倒進化金爐中。這個大膽的舉動解決了當時黃金計劃嚴重缺口的難題,成了何大福引以為榮的一個成功事蹟。

可是好事多磨,一封匿名信又寄到縣委書記朱有才手中。有人檢舉何大福倒賣黃金,違反國家黃金法。朱有才喜出望外,認為這下你何大福跑不掉了。他立即叫來公安局長邢雨和經案大隊兩個隊長,對這封信進行認真研究,最後意見是:如果信中反映屬實,那就是違法,可以抓人。

朱有才正在與公安局長研究何大福違法倒賣黃金的時候,何大福與武亮又飛到了深圳,準備採購第二批首飾。黃金非同一般材料,他怕出事,所以還是親自來了。誰知第二天,副廠長李小祥就趕到了深圳,告知何大福千萬不能回單位了,因為有人檢舉他倒賣黃金,縣裡已討論過了,一回去就抓捕,現在整個西山鎮已山風欲來風滿樓啦!

“訊息可靠嗎?”何大福問。

“絕對可靠,經案大隊長是我的同學,他親自對我說的,並叫我絕對保密。”

何大福面色凝重,眼含熱淚。為企業嘔心瀝血最後落得如此下場,他真是沒想到。考慮了半天,他還是決定回去。

“不回去到哪兒去?金箔廠是我的家,離開金箔我活著有什麼意思?”何大福想了又想,“我還沒有坐牢的實踐,他們要抓就抓吧,有什麼辦法?”第二天,他們就乘飛機回到了金陵。何大福先回家放下行李,剛一進門,見岳父周禮賢端坐在客廳。

“爸,你來了?”何大福親切地喊了聲。

“噢!聽說你今天回來,我就趕來了。外面傳說你一下飛機就抓你,我是來看你一面的。”岳父聲音顫抖地說。

“不知道。現在還沒抓嘛。”何大福已有心理準備。

他放下行李,要回廠裡,全家人都愣在那兒,滿臉憂傷,妻子周素琴更是淚水直淌。“不要哭,還沒抓我呢!”何大福轉身,直奔廠裡,剛進辦公室,公安局經案大隊兩位隊長就找上門來了,帽徽領章齊全,比較正規。

“何廠長,你要如實說,有人反映你們倒賣黃金,到底是怎麼回事?”大隊長說話腔調還不算狠。

“怎麼回事?生產發展了,黃金計劃不夠用,金箔供不上,找銀行要計劃又沒有,深圳特區首飾放開了,敞開賣,我們就去深圳買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