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醫學,但畢竟解剖課沒認真上過,看到如此情景,嚇得是面如土色。
這種恐懼估計各位體會不到,就好比您是個醫生,給一位領導看病,一號脈,也沒讓人家去做核磁共振或者拍個片子什麼的,就說人家肺臟上長了惡性腫瘤,結果這位領導當即就……您說說這能不哆嗦嗎?
結果黃元御是一路顛回了北京,告訴了乾隆皇帝,同時跟皇上說了:“您這位堂弟太生猛了,把我嚇著了,我現在要告老還鄉了,不行了,被他嚇得不會號脈了。”
乾隆一聽,得,這事兒誰都不怪,你就回家養養吧。
於是黃元御返回家鄉,告訴兒子,為父我的膽被嚇破了,也就能活一百天了,你把大家找來,和我告別吧。
結果,在和親戚朋友見個面後,果然在百日的時候去世了。
就是這麼個傳說,符合黃元御五十三歲去世的史實,而且當時乾隆確實喜歡把御醫派到八旗各處去診病。
但是,這只是個傳說,各位可以想想,達到了黃元御這種醫療水平的醫生,會透過一個聲音就判斷病症嗎?他對於患者的病,一定會仔細思考的,何況是一個王爺的兒子。
我們說一個古代的中醫好,要透過他留下的學術著作來說,如果透過類似的傳說,則會不但不給名醫增光,反而辱沒了他們的職業精神。
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其實,這個故事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另外一個名醫王九峰的,這位王九峰也是個民間醫生,被乾隆徵為御醫,當時人稱“王徵君”,也就是黃元御的同事。當時也是有位八旗裡的將軍,女兒病了,乾隆就派王九峰去治療。王九峰來到將軍府,好多人都在那兒呢,王九峰就診脈,結果診完了,來到大廳,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就說:“恭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