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他一直連任六朝,是一位能幹的國家幹部,這更讓後代們羨慕不已。結果是造成了黃家上下一起發奮讀書的風氣。黃元御的父親就是一個讀書迷,擅長寫文章、作詩詞什麼的,總之也算是當地的一個才子,但是似乎只是一個庠生,沒有取得什麼更大的功名,於是他就將讀書考功名的希望寄託在了黃元御和他的兄弟們身上了。
各位可以想象了,在黃元御父親的嚴格督促之下,黃家上下的讀書氛圍十分濃厚,家裡的堂兄堂弟都在一起比,看誰聰明,看誰讀書讀得好。
要說這學習環境也的確重要,它能調動人的興奮點,黃元御就在這種氣氛裡,直學得是“諸子百家,靡不精熟”,簡直就是什麼書都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沒有不涉獵的。
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國學的功底,我單這麼說可能您還沒有個概念,但是如果您知道日後黃元御解《易經》解得多麼的好,您就該瞭解他現在都在打什麼樣的功底了。黃元御對《黃帝內經》裡的五運六氣的解釋,那是和歷朝歷代都不一樣的,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釋,獨樹一幟,沒有對天文曆法的瞭解,能提出這麼深刻的內容嗎?擱一般人,能看懂就不錯了。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此時的黃元御,本來就是挺聰明一孩子,再加上這麼個比賽學習的環境,結果很快就考成了庠生。
此時,錦繡前程正在向黃元御招手,黃元御意氣風發地望著遠方,感到生活充滿了希望。
在這樣的歲月裡,黃元御度過了他的少年、和大半個青年時光。
。。
眼睛到底有多重要
一轉眼,黃元御已經二十九歲了,此時是雍正十二年,就在黃元御“常欲奮志青雲,以功名高天下”的時候,他的身體出現了問題。
這是什麼問題呢?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體會,就是由於過度勞累,眼睛給累壞了。
這眼睛可是人身上一個很重要的器官。我們現在經常碰到眼睛累出毛病的情況,比如打網路遊戲,連著好幾天,眼睛就會痛得睜不開(建議在網咖設立眼保健操時間),還有些學生熬夜寫畢業論文,常累得眼睛通紅。
黃元御那個時代當然不可能有電腦,但是當時的讀書照明環境卻是很不樂觀的。因為如果想用功,那就要晚上點蠟燭讀書,那點兒光,飄忽不定晃來晃去的,您想啊,這眼睛能不出問題嗎?
黃元御的眼睛出問題是在那年的八月。黃元御自己說,本來自己身體挺好的,也沒得過什麼病,但就是在這年的八月份,左眼睛突然開始發紅,感覺眼睛特別的發澀(左目紅澀)。當時他也沒怎麼在意,覺得過兩天也就該好了。
結果,三天以後,整個的白睛就開始都紅了,像出血一樣,並且開始腫了起來,漸漸地把黑睛給包圍上了。
這回可就讓人擔心了,估計當時黃元御的樣子一定是十分駭人,大家看著都繞著走。
怎麼辦呢?請醫生吧,此時我們的黃元御還對醫學一竅不通,當然要請其他的醫生來瞧瞧了。
於是,一位令黃元御非常厭惡,甚至是痛恨終身的醫生出現了。
讓我們來看看黃元御的筆下,這位醫生的形象吧,這位一出場,造型就很是別緻,戴著個很威嚴的帽子(高冠),表情極端嚴肅,說起話來那是吐沫橫飛,黃元御的原話是“口沫泉湧”。
按說這人家是什麼造型,我們不應該說三道四的,因為醫生也有扮酷的自由,但是您治病倒是用點心啊!這位可倒好,上來就判斷黃元御是有大腸之火,即用大黃、黃連等藥,他的意思是使用瀉下之法,讓熱從大腸瀉出。
可是服了藥以後,黃元御居然沒有什麼動靜,這醫生也奇怪了,怎麼回事兒?大黃都不靈?加大藥量!於是就又用大劑量的大黃瀉下。
結果,黃元御只是微微地有些瀉,還沒有什麼大的反應。
可是眼睛,卻沒有好轉的跡象。
於是這位醫生就判斷:瀉下的方法不對,應該是外有風寒,應該散寒。
我來插一句,這就是這位醫生的不對了,我們現在不知道黃元御當時的情況,可是如果您真的要是判斷大腸有熱,使用瀉下之法,那就要加大藥量,真的讓他瀉。在臨床中有的人對大黃就是不敏感,甚至需要加到上百克才能瀉呢,您怎麼能看到不瀉就打退堂鼓了呢?
這回好,該發汗了,這位醫生的法兒也真多,他弄了盆熱茶,把黃元御按在上面,然後用厚衣服給蓋上,讓蒸汽燻蒸黃元御。
要說如果真是外感風寒了,這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