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病得很重。本來是拉肚子,醫生們給用了止瀉藥,結果十餘天后,孩子的病突然加重,瀉下的大便是青白色的,喝的奶都不消化,身上也涼了,每天總是昏睡,醫生們都說這個孩子已經病危了,沒救了。
老黃此時看著孩子平時玩的玩具,心如刀割,面對自己老婆的時候不敢哭,在沒有人的時候不止一次放聲大哭,晚上一閉眼,就是孩子平時可愛的笑容,他的精神都要崩潰了。
孩子還有救嗎?問了幾個醫生,都紛紛搖頭,不敢治療。
一家人的心都涼到了谷底。
為了給孩子治病,一家人長途跋涉,抱著孩子來到了錢乙家。
錢乙讓家人安頓他們住下,然後給孩子看病。
仔細診斷後,錢乙鬆了口氣,說:“再晚確實就來不及了。”
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聽他接著說:“這個病治療要複雜些,他們用的止瀉藥把病邪留在了胃腸之中,本應該給排出去,可孩子的身體弱,就要先補一下。”
於是開了益脾散、補肺散,一天服用三次,服了三天。
三天後,孩子的身體溫暖了。
此時又開了白餅子,讓孩子大瀉一次,將腸胃裡的毒邪排除,然後馬上用益脾散每天服用兩次補養脾胃(這是錢乙治病訣竅,腸中毒邪不去,如果進補則是關門留寇,疾病永無愈期,一定要排出毒邪後才進補)。
在經過了這三個層次的治療後,小孩子的病很快就好了,臉上又出現了逗人的表情。
老黃一家感激涕零,跪在錢乙的榻前,說:“讓我們為您做些雜事吧,希望能夠照顧您的生活!”
錢乙揮揮手,慢慢地說:“我已經是老朽一個了,哪裡還用人照顧,你們去好好過你們的日子吧,你們的日子還長著呢,回去照顧好孩子吧!”
望著一家人遠去的背影,錢乙慢慢地嘆了口氣,心裡想:不知道還能照顧這些孩子多久了。
告別
時光像是河流中的水,在無聲無息中流走。在這樣平靜而簡單的日子裡,錢乙慢慢地老去。
回到家鄉後這麼多年,每天都是在面對一個接一個的患者中度過的,卻早已記不清自己。
人總是要老的,總是要和這個世界告別的,不知不覺,錢乙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後日子。
這天,他起床後,坐了一會兒,給自己診了一下脈,然後告訴家裡人,今天不出診了。
他讓家人把自己的朋友請來,早飯後,大家坐著聊了一會兒天。
大家告辭時,錢乙特別起身相送。
然後,他告訴家人:“給我換一身乾淨的衣服吧。”
家人覺得很奇怪,這個老人,大白天的換什麼衣服。
衣服換好後,老人讓大家都忙自己的事去,而他自己,就默默地端坐在榻上,望著院子裡的孩子們。
院子裡,六七個孩子正在玩遊戲,小男孩們都剃著小光頭,歡天喜地地跑著、追逐著,彷彿這塵世間,不再有煩惱與憂愁。
陽光灑在孩子們的小腦袋上,閃著耀眼的光芒,不時傳來他們陣陣的笑聲。
錢乙眯著眼睛看著,漸漸地,他彷彿覺得自己回到了童年,恍惚間似乎離開了床榻,融入孩子們歡快的隊伍中,和他們一起遊戲去了。
慢慢地,他的眼睛閉上了。
錢乙,享年八十二歲。
錢乙,字仲陽。在他童年的時光裡,並沒有享受到父母給他的愛,但是,他卻把這種缺失化成了大愛,並把這種大愛給予了天下無數的孩子。他一生救人無數,並寫出了現存的首部中醫兒科專著,奠定了中醫兒科的專科地位,為後世兒科治療大開法門,其功德無量。他所創立的六味地黃丸等方藥至今仍然被廣泛使用。
他所論述的部分理論,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但是他心中的信念卻永遠流傳了下來,流傳在醫生們的職業操守裡,流傳在孩子們健康快樂的笑臉中。
後記
在錢乙去世後的某一個秋天。
他的墳前來了一位年輕人。
他就是曾經得到過錢乙指導的年輕兒科醫生董及之。
董及之在錢乙的墳前點上香,燒了些紙,然後跪下,磕了三個頭。
樹葉從旁邊的樹上紛紛落下,散滿了一地。
他默默地站立了一會兒,回想著自己在錢乙身邊的時光。
然後,他拿起出診用的雨傘和藥箱。
轉過身,繼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