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京東轉運使李同志的孫子病了,那孩子才八歲,咳嗽,氣短,胸悶。
一開始李同志並沒有請錢乙,請了其他的醫生。這個醫生診了病後,很有把握地說:“這是肺經有熱啊,需要用涼藥治療,方用竹葉湯、牛黃膏,每天各服用兩次,保證痊癒。”
治療效果很糟糕,原來只是咳嗽,好傢伙,服下這個藥後,又開始加上喘了。
這回李同志急了,趕快又請來了錢乙。
這個醫生一聽錢乙要來,心想壞了,這位以現場考試聞名啊,我這兩下子,還不露餡?趕快跑路吧!
還沒等邁腿呢,錢乙已經來了,於是只好一臉苦相地看著錢乙,臉都白了。
錢乙診完了脈,果然開始發問:“服用的什麼藥啊?”
李同志搶先回答:“竹葉湯、牛黃膏。”
於是錢乙同志正式開始了現場考試,問醫生:“服用這兩個藥是想治療什麼呢?”
啊?考試這就開始了?醫生硬著頭皮答道:“用,用來退熱、退涎的。”
錢乙同志接著考:“這個病是什麼熱發作呢(何熱所作)?”
這個醫生一臉苦相,心裡想:老大,你要看病你就自己看吧,幹嗎要考我啊,兄弟我以後還要混啊,這樣很丟人的啊,拜託給個面子吧!心裡想著,可嘴上還得回答啊,於是說:“是,是肺經熱,所以才咳嗽,咳嗽久了才生痰涎。”
錢乙同志接著考試:“那麼竹葉湯和牛黃膏是入什麼經的藥呢?”
老大,求求你別考了行不?這個醫生臉都綠了,還要回答:“是入……什麼經來著?”
錢乙無奈地嘆了口氣,說:“是入心經的。”
醫生恍然大悟,說:“對啊,是心經。”
錢乙又問:“既然是肺熱,你用入心經的藥做什麼呢?”
醫生又被問住了:“啊?”
錢乙同志終於宣佈考試結束,開始了教育的過程:“這個孩子不是肺熱,而是肺虛,同時感受了寒邪,治療的思路是補肺,同時散寒,此時千萬不可用涼藥。下面我治療,你來看著,以後就知道怎麼處理了。”
這位考生眼淚差點下來了,老大!這堂課我的印象好深刻啊!
最後錢乙很快就把這個孩子治好了。
除了在民間推廣現場考試外,在宮裡錢乙同志也開始了推廣運動,這搞得太醫院的醫生們也開始緊張得抓耳撓腮的。
一天,睦親宮裡的十太尉小朋友病了,是瘡疹。先是諸位太醫們來給診斷了一下,大家七嘴八舌說出自己的想法,卻沒有一個統一意見。這可讓睦親宮的大王(不知道是幾大王)急了,你們的說法還不統一呢,讓我們太尉怎麼服藥啊?去,把錢乙給我找來。
錢乙很快就被請來了,診了脈,然後轉臉看著諸位太醫。
這些太醫感到後背一陣發麻,心想,別不是又要現場考試了吧?
沒錯,您猜對了,錢乙同志又要開始推廣考試運動了。
錢乙問:“剛才大王問了,這個病是屬哪個臟腑的,大家來回答一下吧。”
我靠,你自己回答不就行了,別拉上我們行嗎?大家心裡雖都這麼想著,可嘴上還得回答呀,一個太醫說:“是胃熱。”
錢乙同志看著這位太醫,眉頭微微一皺,好嘛,這位同志臉上立刻白了,額頭上直冒冷汗。
錢乙又問:“如果是胃熱,為什麼患兒會乍涼乍熱的呢?應該一直熱才對呀。”
太醫頓時啞口無言:“啊?這……”心想:我怎麼知道啊!大哥,你去問問別的傢伙吧!
於是錢乙又看著另一個太醫,這位太醫的臉也立刻變得煞白。
錢乙問:“你說這個病是什麼原因呢?”
這太醫猶豫了一會兒,小聲回答道:“是母親的腹中有毒。”
錢乙又問:“既然是母親的腹中有毒,那是哪個臟腑的毒呢?”
太醫心想:天啊,我哪裡知道是哪個臟腑有毒啊,大哥,我回去好好看書還不行嗎?別考了成不?
可這不回答丟人啊,於是硬著頭皮回答:“母親的毒在她的脾胃。”
錢乙同志還真是不依不饒啊,接著問:“既然毒在脾胃,那患兒為什麼驚悸呢?”
太醫被問得張口結舌:“這……”心想,丟人就丟人吧,於是把頭一低,開始裝傻,不再回答錢乙的問題。
於是,錢乙開始了他的正式講課:“這個病啊,是一種傳染病(此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