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或者朝鮮一帶,想回也回不來了。
神仙沒見到,見到了一幫操著日語的人,心情一定很複雜吧。
但此時更可憐的是小錢乙。他仍然不相信父親就這樣遠走了,他把小木頭板凳搬到了門口,在那裡坐著,望著遠處。
母親去世的情景他還歷歷在目,此刻,他的父親又不回家了,他小小的眉頭緊緊地皺著,眼淚已經被風給吹乾了。
鄰居們開始有人議論,咦,這個孩子怎麼整天坐在門口?
有人路過時還順便逗逗這個可愛的小男孩,可是錢乙的眼睛只是望著遠方,沒有任何表情。
終於有一天,鄰居發現了餓得昏倒在小木頭板凳旁的小錢乙,大家這才意識到出大事了。
於是鄰居們趕快叫來了錢乙的姑姑,姑姑來了後大吃一驚,這才知道自己那位不靠譜的兄弟幹出了這麼絕情的事情來。
錢乙被搶救過來後,就留在了姑姑家。錢乙的姑父姓呂,也是個鄉村醫生,姑姑和姑父兩個人一商量,雖然錢顥這個人不靠譜,突然跟大家玩了個人間蒸發,但孩子是無辜的啊,這麼可憐,怎麼能讓他去送死呢?
於是,兩個人就收養了錢乙。
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段痛苦的記憶隱藏在了小錢乙的心靈深處,不見了。他和呂醫生成了一家人。呂醫生只有一個女兒,他把錢乙當做了自己的兒子看待。
孤兒錢乙
錢乙在姑姑一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地長大。
這應該是個很幸福的解決方案了。
從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錢乙得到了父母般的照料,從表面上看,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但是,人們總是覺得這個孩子有點什麼不同,不同在哪裡呢?又說不大清楚。這種不同表現在他跟隨姑父出診的時候,如果遇到了患病的孩子,他看到孩子孤獨、痛苦的表情時,他的眼睛裡會同樣被痛苦灼傷。
大家都覺得奇怪,私下裡嘀咕,他難道能從這些患病的小孩子身上看到自己?
他的姑姑一家人也納悶,三歲時發生的事情,應該沒多久就會忘記的,何況現在他已經完全說不出當時發生什麼了,難道在記憶裡會留下什麼痕跡?不應該啊!
再試探性地問問錢乙,他自己也什麼都說不出來,於是大家就覺得,可能他的性格就是如此吧。
在這樣的日子裡,錢乙度過了他獨特的童年,變成了一個少年。
姑父安排他去私塾讀書,空閒時也會帶他出診。
這位呂醫生對錢乙的性格感受最深,錢乙這個少年人有點特殊啊,就是骨子裡帶著股憂鬱勁兒,尤其是碰到患病的兒童時,他比誰都痛苦,彷彿患病的是自己一樣。
村子裡張鐵匠家的孩子病了,才兩歲,不知道是什麼病,高熱,抽搐,吃了藥也沒有效果,錢乙在旁邊,當看到孩子無助的目光時,錢乙感到了一種徹骨的疼痛。
他彷彿看到了這個孩子陷入了黑暗中,被人世間孤單地拋下。
這種感覺錢乙似曾相識,他的心被猛烈地敲擊著。
最後孩子還是死去了。
錢乙呆呆地坐在院子的外面很久,望著遠方,說不出一句話來。
這是個秋天,旁邊棗樹的樹葉隨著風慢慢飄下,更透出一種無法言語的淒涼。
回到家裡,呂醫生已很疲憊了,但他還是拿出了一本很舊的書給錢乙。
錢乙詫異地望著姑父。
姑父說:“如果你有心於此,就看看這本書吧。”
錢乙接過書,封面上寫著“顱囟方”三個字,問道:“這是什麼書呢?”
姑父說:“這是專門治療小孩疾病的醫書,是中古巫妨寫的,你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的原本現在已經遺失了。)
錢乙好奇地翻開了書,又問:“為什麼治療小兒的書這麼少呢?”
姑父嘆了口氣,說:“那是因為小兒的病難以治療啊。”
錢乙不解地問:“為什麼難以治療?”
姑父摸著錢乙的頭,無奈地說:“因為小孩子自己不會說話,沒法兒自己說清病情,還不配合診脈,所以不好診斷啊。還有,他們的臟腑嬌嫩,用藥稍微錯一點就會釀成大禍,所以大家說:寧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兒啊。”
錢乙點著頭,目光變得堅定了起來,“原來是這樣啊,那麼,我就好好地學習治療小兒的病吧!”
從此,錢乙開始在學習《傷寒論》等經典的同時,更加著力在《顱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