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爹啊。”
大海波濤澎湃。
岸邊的岩石被拍打得水花飛濺。
回家的路漫長而艱辛,父子倆一共用了幾年的時間才回到家。(又積數歲,乃迎以歸。)
沒人知道錢乙和他父親去的地方到底是哪裡,日本是我猜的,沒有文獻支援,各位千萬別拿這個說事兒——說錢乙到過日本成就了中日友誼的佳話等。但從種種跡象來看,他們去的地方看來確實很遠。
回到家時,錢乙已經三十幾歲了。
當錢乙帶著老父親出現在鄉里的時候,大家都驚呆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別不是父子倆都成仙了吧?上來一問,敢情還是凡夫俗子,只是受盡了千辛萬苦。好多人都感動得哭了(鄉人驚歎,感慨為泣下),大家齊聲讚歎,這可是真正的孝行啊。
鄰村的張孝廉和陳孝廉還特意揮動了筆桿,寫了幾首得意的詩歌來讚頌這件事情(多賦詩詠其事)。
從此,錢乙有了父親了。他精心地照顧父親,同時開始了有規律的行醫生涯,白天行醫,晚上陪著父親喝上幾杯(錢乙後來的酒量也不錯,估計就是這個時候練的)。
七年以後,錢顥去世了。錢乙用隆重的葬禮安葬了自己的父親。
錢顥東遊,是想尋找天上的幸福,卻沒有想到,真正的幸福就在他的家裡,在他兒子的孝心裡。
透過這些資料,我們可以基本分析出錢乙同志的一些性格特徵。首先,他兒童時代的心理是有創傷的,這對他個人來說是不幸,但卻恰恰使得他對兒童抱有極大的同情心,這種同情心最終上升成為了一種博愛精神,成為了他為兒科奮鬥的動力;另外,從他處理姑父和親生父親的事情上,我們可以看出該同志極其質樸、孝順,其道德水平是很高的,這使得他能夠在日後不斷進取,最終成為一代大醫。
以上是對錢乙同志前一時期的工作和生活的總結,供同志們參考。
兒科醫生錢乙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錢乙治療了大量的患者,他的醫術也日趨成熟。
這麼來形容錢乙的工作量吧,估計他是把周邊地區的孩子都掃蕩了個遍。但凡找個沒病死有幸長大成人的,拉來問問:“小時候有病是誰給瞧好的啊?”回答:“錢乙叔叔。”估計就是這樣的。
這其中,有兩個孩子還非得提一下不可。一個孩子叫閻季忠,這個孩子在五六歲時,患了好幾次病,這病重得好多大夫都說治不好了,準備後事吧。孩子的父親是個讀書人,在須城做官,急得就差點兒當著同志們的面哭了,後來有同事看不過去了就告訴他:“東平的錢乙那可是兒科專家啊,估計人家能有辦法,你不妨試試。”
於是他就把錢乙請來了,結果很快就把閻季忠給救活了,就這麼著,兩家還成了朋友。
您該問了,這事估計在錢乙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小事吧,嘮叨這個幹嗎呢?
我嘮叨的原因是,這個孩子活了以後,還長大了,長大了以後,看到錢乙老師救了這麼多的人,感到這是一件好事情,為了“使幼者免橫夭之苦,老者無哭子之悲”,他就把錢乙老師經常用的藥方和方法給記了下來。這可是真傳啊,錢乙老年時親自給他掰開了講了講,各個方藥怎麼怎麼用的。
後來,人家閻季忠把這些講稿整理整理就給出版了。請各位注意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錢乙的書,就只有閻季忠出版的這一本,獨一份,如果沒有這個閻季忠同學,那錢乙的學問就絕了,我們就會根本不知道錢乙是怎麼看病的。可見,閻季忠的功勞很大啊!這正是:錢乙給了這個孩子第二次生命,而這個孩子,也成就了錢乙學問的傳承。
另外一個孩子叫董及之。這個孩子當時也病得不輕,他患的是斑疹,由於治療不當,結果變成了危候,斑疹已經黑紫內陷了,這是說明正氣已經大虛,如果再搶救不及時就會導致死亡了(危惡殆極),家長這個時候也是急瘋了(父母已不忍視),怎麼辦?這時有人提出來了:“聽說錢乙治療小兒病那是一絕啊,怎麼不請來呢?”
對啊,董及之的父母如夢初醒,趕快請來了錢乙。結果錢乙用一種叫牛李膏的藥,給孩子服下去後,孩子就開始拉出了像魚子那樣的大便,接著,斑疹開始變紅,最後慢慢地發了出來。這種病,就怕斑疹往裡走,那叫內陷,危險著呢;如果往外走,發出來就好了。
孩子救活以後,家裡人驚奇無比,就問錢乙:“錢老師,您太厲害了!可您用的這個牛李膏是怎麼做的啊?您能告訴我們嗎?萬一孩子以後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