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最熱門的大潮之中。
瘋了,所有人都瘋了。
就在這時,譚志豪回來了,並且在這個熊熊燃燒的馬賊之火上又添了一盆火油。
漠北鎮撫司正式掛牌開張,除了譚志豪這個大頭目鎮撫使外,崇武皇帝還給他配備了兩個郎中,五個主計以及十二個書吏。整個架子算是搭了起來。
漠北鎮撫司成立的頭一日,便連發數道通令,派千里加急地快馬,飛騎四方。
遼東一干官吏眼瞅著不但沒參倒譚瘋子,反而叫這個瘋子身上又多了一個官銜,加之上面傳下話來要他們全力配合。這一下全都老實了,叫幹什麼幹什麼,聽話的不得了,現在誰不害怕這個膽敢在朝堂上動手毆打三品大員的瘋子?
當著皇帝與滿朝文武的面都敢拳打三品大員,這些地方官算老幾?一旦被他抓到什麼把柄,指不定死得會有多慘。
地方官老爺們的辦事效率空前的高漲,新地佈告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裡,重又貼滿了遼東各個州府衛縣,乞丐們的蓮花落又添新詞,新一輪的立體宣傳造勢重新拉開了序幕。
“嘿!老李你聽說沒有。現如今這馬賊都不叫馬賊了。改叫什麼自保團,真夠新鮮的。”
“是北疆民眾自保團。這不新鮮,最新鮮的是聽說要在大倉那地界弄個什麼徵蒙英雄祠,只要能砍夠百個韃子的腦袋,就能在祠內留名,這叫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幹!還等什麼,去做馬賊去!”
“傻瓜,現在人家不叫馬賊了!”
“對對,是那個什麼自衛團。”
“蠢貨,北疆民眾自保團。”
“參加自保團去……”
譚志豪禍水北引的目的順利達成,不只是北疆,大陳內地同樣被這股馬賊熱潮所吸引,百餘支山賊土匪多達七八千人北上。
不愧是大陳朝最會玩弄權術人心的一幫權臣全力打造地計劃,單只是脫去了一個賊字,便令原本還有些猶豫地人們徹底拋開了所有顧慮。
至於名留徵蒙英雄祠,更是絕妙的一招,以最少地代價,換得最大的成果。
一時之間,各地登記自保團再掀高潮,大倉府的府衙更是創下了單日登記一百三十七支自保團的記錄。
至此,譚志豪再不敢小看了京城的那幫子官老爺們。
狂熱的人們發現,自保團不但脫了賊名,且內部章程也與馬賊大有不同,明顯正規了許多。
自保團將按照戰績劃分為天地人三個等級,所有新登記註冊的自保團一律是人級,即人字第多少號。
晉升級別或者保有級別,必須以蒙古人的人頭考核,地級的自保團須平均每月上繳兩百顆蒙古人的人頭,而天級的則要每月上繳五百顆蒙古人的人頭,完成定額的晉級或者保級,完不成的則降級。
人級的自保團作為最初級的級別,沒有任何官家的補給與獎賞;地級的自保團每月可從漠北鎮撫司領取兩千兩銀子以及五百石糧草的關餉;到了天級則可每月從官府中領取五千兩銀子與一千石糧草的關餉。
並且一旦能夠連續半年維持天級自保團的級別,也就是說半年以內上繳三千顆韃子人頭的自保團,可在徵蒙英雄祠內刻碑留名,自保團上下全體成員的大名均可刻入本團英雄碑。
天級與地級並非固定,所有評級每三個月評定一次,達到人頭數者晉級,未達到者降級。
為了防止有人作弊,每支馬賊團伙中派駐五名隨隊監查使,由漠北鎮撫司委任。
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舉措便是命名。
所謂賊無名,無名賊,馬賊團伙從來都是以首領的名字命名,而自保團卻別闢蹊徑,借鑑了官軍的某些經驗,規定每個自保團在登記時,必須同時給自己取一個名稱。
憑藉著斬殺三千餘蒙古人的戰績,譚志豪自己的直屬自保團成為了唯一一個天級的自保團,在一眾人字自保團之中,頗有些鶴立雞群的味道,譚志豪得意洋洋的為自己這個天字第一號自保團起名為龍威。
有了龍威的示範,一時間各支新成立的自保團紛紛扯開了旗號,由於素質不同,起的團伙名稱也是五花八門好不熱鬧,什麼霸王自保團,殺神自保團等等,不管實力怎樣,名頭倒是都挺嚇人。
與此同時,自保團十大戒律開始廣為流傳,所謂十大戒律,其中核心精神只用忠君愛國這四個字就能概括,至於具體的條例,也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嚴禁自相殘殺,禍害大陳百姓,殺蒙古人百無禁忌。
自官府中拿到了夢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