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2 / 4)

小說:鐵血宏圖 作者:暖暖

朱宜鋒又特別提出。

“想要辦教育,就必須先解決教師,特別是小學教師,我計劃從明年開始,每年從內庫拿出三千萬元用於教育,再加上戶部和地方的,每年至少可有六千萬元可用於教育,這將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義務教育計劃,所以急需大量教師。”

所謂的“內庫”實際上是朱宜鋒的私庫,而內庫的資金完全來自於各種經營活動,比如建於兵工廠內的電解鋁車間,都可以製造一噸鋁,其價值等同於黃金,但這並不是最大的收入,真正最大的收入是香菸兵艦牌香菸的收益,每個月利潤多達兩百餘萬元,特藥的收益亦在增加,現在內庫每個月的收益都在四百萬元上下,即便是扣除用於“新都”的開支之後,每年拿出三千萬元用於教育也完全沒有問題。

更何況,內庫除了這筆收入之外,在南京城內還有幾座王府,以及上萬間門市、宅院,那些作為“戰利品”被查沒的房產中的一部分被劃給了內府,將來這些門市、宅院以及南京城內的土地,都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可以給內庫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

當然,在內庫之中,還有太平軍劫掠的價值億萬的財寶。嗯,將來打下了京城,在紫禁城和圓明園也可以抄沒一筆。沒有什麼比抄家來錢更快!

“義務教育?”

郭嵩壽疑惑的反問道。

“對,義務教育,”

朱宜鋒肯定地點點頭:

“我的計劃是,在全中國每個市鎮設立一所或幾所學校,所有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都必須入校,否則其父母將受到處罰,學制為……三年,或者學生年滿十八歲。”

之所以實施三年甚至最低兩年的義務教育,其目的是為了掃盲,是為了用“新儒”去影響一代人。

“義務教育?”

對於義務教育,郭嵩燾並不陌生,實際上在考察普魯士的時候,他對此也是大為推崇。

“我是想問,這個義務教育體制怎麼實行?能實行嗎?農村很多百姓根本無力支付所有子女的學費。”

“哦,是我沒說清楚,”

朱宜鋒連忙補充說道:

“所有學生都不收費,學費、書本費,什麼費用都不收,只要來讀書就行,而且還提供獎學金,學習成績優異者可獲得獎學金,可以上高小,上初中,高中,甚至還有大學。”

“啊!”

驚訝的看著漢王,作為聖人門徒的他立即想到四個字“有教無類”,若是能實現這個目標自然是好,可問題是這需要多少經費,誰來支付這樣龐大的費用。可沒等他繼續表示,朱宜鋒又接著說:

“現在最關鍵的是師資力量根本不夠。還有執行這項政策的行政機構。”

說著他又嘆口氣。

“還有些老百姓不懂讀書的重要,寧可讓子女多下下地,也不肯讓孩子去讀書,特別是女孩子,所以必須採取強制措施,要強迫他們去讀書,只要他們去讀書,去接受教育,最多三十年,我們就能重興中國,到那時,中國必定與現在大不同!”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我們中國人的新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利,事事順利、大吉大利!

不過只有兩更了,實在是不容易,昨天晚上繼續碼字……當真是拼了命了……厚顏求票!(未完待續。。)

第453章 勸進(新春快樂)

清晨,馬車“噠噠”的朝著“漢王府”駛去。

“三十年……”

置身於馬車上,對於第一次入府的郭嵩燾來說,他此時所思所想卻不是今日會有何事,而是在那裡喃道著昨天讓他一夜未能入睡的話語。

“三十年,夠嗎?”

“十年一代人,十年教育一代,十年改變一代,十年鞏固一代!三代人足已!”

想著漢王自信的話語,郭嵩燾不敢相信三十年能夠做到這一切,在他看來,明朝用了兩百多年都未能做到的事情,用三十年,又怎麼可能做到?

其實郭嵩燾並不知道,這是恰恰就是近代國民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根本區別,相比於傳統教育,近代義務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其普及性,正是強迫小學義務教育的普及性,才使得在後世有了“小學教育最重要”的說法,其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接受小學教育,小學教育的優劣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民基礎。與之相對應的是,高等教育決定的是一個國家的高度。

而朱宜鋒之所以敢肯定的說三十年時間足夠,正是因為他有信心在透過三十年的強迫小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