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皇親國戚”,在外甥出世之後,他知道自己的處境更加微妙了,自然也就越發小心起來,甚至現在很少離開兵工廠,一心撲到兵工廠的生產上。
略點點頭,朱宜鋒並沒有說什麼,他知道徐樹珊的謹慎是為什麼,當然也欣賞這種謹慎,走進子彈生產車間之後,彎腰從箱中拾起一顆黃澄澄的彈殼,準確的來說是隻加工了一半的彈殼,捏在手心裡,一時間居然捨不得丟開。
這小小的擠壓出來的金屬筒,再經幾次引伸之後,就會被製成彈殼。這不起眼的小東西,卻意味著一場根本性的軍事變革,它的出現甚至將會徹底改變戰爭的面貌,在隨後的幾十年間,正是這小小的彈殼,催生出彈倉步槍以及自動火器。
“……我們設計的子彈彈殼長度為60公厘,口徑為11公厘,與漢式步槍口徑相同……”
在徐樹珊解釋著歷時數月才研製成功的彈殼時,他的眉宇中總算是顯出了些得意來,這對於一直謹慎的他來說是極為難得的。
“根據對產能的計算,臣以為每天應可以生產2000發子彈,考慮到其中的次品率,每年生產六十萬發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什麼!
六十萬發!
這個數字聽在朱宜鋒的耳中,顯得有些嘲諷的味道,花了那麼長的時間,每年只能生產六十萬發子彈,按照兵工廠的設計產能來說,每支步槍只分到十發子彈!
“少是少了點,但將來還會慢慢的增加,現在工廠裡的工程師們正在設計的新的機床,這畢竟都是用銅元壓力機改制的,而且每發子彈從衝板到製成,需要經過幾十道工序,產量自然有限。”
“那它的成本是多少?”
“每發子彈的成本超過10塊銅元,出廠至少要加至15枚銅元……”
天價……
想到漢式步槍每箱750發子彈僅只需要10塊銀元,平均每發子彈不到1。4枚銅元的成本,這貴出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