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李承乾是當今太子。
這樣的黃金組合意味著什麼?
天下已經承平十年,不再害怕朝政出現重大的變亂,也就是說,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就算是李靖、房玄齡等重臣,也不過是大唐帝國的一顆螺絲釘而已,而李世民也一樣。
如果李世民突然去世,李承乾年齡還小,長孫無垢將名正言順的成為皇太后。習武煉氣的她,可以活到七八十歲,加上長孫家的權勢,改朝換代,也不是不可以。
漢朝的霍光、後來的賈太后,以及……不,歷史只是歷史,最重要的是文德皇后的良人,李世民,他是什麼樣的人?
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殺光了那些子侄,一年後其父也病亡!他的猜忌之心比誰都強,尤其是殺掉了一大群的親戚之後。
皇帝會猜忌手下的大臣,自然也會猜忌枕邊人。他不會在意你是不是有心謀反,而只在乎你是不是有謀反的實力!
王翦買地,蕭何自汙,竇光族誅,想要在皇帝的手下生存,先看看你是不是能夠成為他的助力。
長孫無垢做的不錯,作為李世民的枕邊人,一次次提出好的建議,平息各種紛爭,她的哥哥,也為大唐帝國立下了戎馬功勞。
所以,長孫無垢得到了寵信,而長孫無忌也成為了重臣。
然後,就看你識趣不識趣,或者是有沒有狗一樣的自覺!
而且,在第二點上,長孫無垢做的很好,一旦天下穩定下來,馬上讓長孫無忌榮退,“妾既託身紫宮,尊貴已極,實不願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之呂、霍可為切骨之誡,特願聖朝勿以妾兄為宰執。”
她成為了皇后之後,就勸說李世民不要授予長孫無忌群臣之的職務,多次勸說無果之下,親自勸說哥哥,最終李世民下詔,先雲:“朕與卿君臣之間,凡事無疑。若各懷所聞而不言,則君臣之意無以獲通。”因召百僚謂之曰:“朕今有子皆幼,無忌於朕,實有大功,今者委之,猶如子也。疏間親,新間舊,謂之不順,朕所不取也。”無忌深以盈滿為誡,懇辭機密,文德皇后又為之陳請,不獲已,乃拜開府儀同三司,解尚書右僕射。
甚至關於政務問題,她也儘量不說話,給李世民自由揮的機會。
可是,有一點她還是沒有想到,那就是,一個人如果有了威望,有了名聲,同時擔任過高官,那麼,他就算是當了平民了,始終是上位者的心中刺。
長孫無垢辭去了尚書右僕射,但卻在士林和官場上得到了更高的聲譽,人們紛紛稱讚這對兄妹的高風亮節,就像是以前漢代稱讚竇太后和其兄弟一樣!
而後來,因為魏徵觸犯龍顏勸諫李世民之事,哄傳天下,長孫皇后的聲譽達到了最高峰,就算是山野林間,也有人傳頌著此事。
這是好事嗎?不,這是天大的禍事!
前朝獨孤皇后就是鐵證,還有更往前的皇家之事,當皇后擁有了極高的聲譽,又有外戚作為臂助,那麼皇帝除非軟弱無能,不然一定會將其剷除,或者貽害皇家子孫。
也許,她隱約的想到了,就像是另一個長孫無垢也有預測一樣,但她還是將信任壓在了那個人的身上,認為他不會那樣做。
夫妻這麼多年,她為他付出了多少?如果他有一絲絲的良心,私下再提醒她一句,或者敲打一下長孫無忌,這樣一來,她什麼都會明白。
這並不是她不聰明,只不過是因為,前面的讓步是明智,後面再退幾步,那是用人格的尊嚴來下跪!
可是……她最大的錯誤就是,以自己來衡量李世民!為王為尊者,自然會以自己來衡量別人,李世民抓住了玄武門的一絲機會,奮力一搏,然後成就霸業,那麼,他會怎麼看長孫無垢?
那只是一絲的機會呀,但他殺掉了李建成,就翻盤了。
“都給你這麼長時間,都給你這麼多機會,你卻依舊笑嘻嘻的呆在了後宮中,你卻不知道讓你哥哥自汙家門,你這就是心存不軌,你這就是想要這個皇位!
殺一個人很簡單,一把匕,一根毒針,一碗毒藥,甚至是輕輕的一掌,就可以了,下來的事情更加的簡單,就像是李淵之死,無論手法做的是多麼的粗劣,只要權勢足夠,就能輕易的掩飾了。”
“文德皇后沒有求他,放她一條生路嗎?”
吳元只覺得口裡有一點幹,上面驚心動魄的話讓他難以接受。
“放她一條生路?”
長孫無垢笑了,笑得異常的淒涼,“她怎麼沒有求他?她告訴他,我可以放棄皇后之位,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