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高慶裔沉了了半晌,說道:“那或許是因為嵬名察哥他們找錯了人。”

“找錯了人?”完顏希尹奇道:“你是說不該去找蕭鐵奴?現在漢軍在西北沒比蕭鐵奴更大的了吧?”

“說到官爵軍銜,自然是蕭鐵奴最大。”高慶裔道:“但他根本不是個會講和的人,所以我說夏主他們找錯了人。”

完顏希尹道:“話是這麼說,但不找他,難道找劉錡麼?嘿,劉錡就算有講和的打算,他也做不了蕭鐵奴的主!”

高慶裔卻道:“我看要是他們走劉錡這條路,或許還快些。劉錡雖然做不了蕭鐵奴的主,但他不如蕭鐵奴跋扈,夏主來求和,他多半不敢像蕭鐵奴那樣連招呼也不跟塘沽打一聲就把人趕走,只要他跟塘沽打了招呼,嘿嘿,或許這講和就有希望了。西北軍中或者沒人想講和,但塘沽朝廷的那幫官員,未必沒有人不想!仗打了這麼久,我料楊應麒也快撐不下去了!折彥衝在漠北得勝雖然威風八面,但誰知道楊應麒那裡是不是快垮了呢?蕭鐵奴和劉錡在寒冬中進軍,可未必是因為貪功!”

宗翰等都覺得有理,但耶律餘睹卻道:“漢廷是否會垮,我們不得而知。但這次漢使前來,內裡必有交涉。高先生,你說這交涉會不會涉及到我們?”

高慶裔聞言一震,道:“這……這可不好說!”雙眉緊摶,神色十分沉重,過了好久,才道:“若嵬名察哥會見了那使者之後召我們去商議應對之策,那便無妨。但他要是瞞著我們……那,那可我們可就危險了!”

漢廷派來的那個使者乃是劉萼之兄劉筈,這是他第二次出使西夏了,上次來是為了李壽之事來責問西夏無禮,返回境內後按楊應麒的安排只讓了副使前往塘沽彙報,他本人則留在長安隨時候命。這次從塘沽來加急公文,讓他再次出使。劉筈上次出使可以說得上不辱使命,自乾順以下都對他頗為尊重,嵬名察哥聽說他來,趕緊接見。但嵬名察哥畢竟是猛將出身,軍事上雖居下風,見到劉筈還是責問他“漢軍為何無故相侵”?

劉筈不卑不亢,答道:“上次劉筈奉了大漢監國以及丞相之命,來請西夏世子前往塘沽,卻不知西夏世子,如今安在?”

嵬名仁禮應道:“劉大人明知故問!我西夏儲君,豈可輕易出境?”

劉筈道:“這一層我們自然清楚,所以我大漢皇帝征服漠北、凱旋歸來後,便派蕭元帥統領二十萬大軍前來迎接西夏世子,這樣的排場,便不算‘輕易’了吧?”

嵬名察哥和嵬名仁禮對望了一眼,說道:“蕭元帥此來,只是要接我西夏儲君前往塘沽麼?”這句話說得客氣,其實是在探詢對方的底線。

劉筈微微一笑道:“這是其中之一。”說著取出一卷文:“丞相的意思,盡在其中,夏王與晉國公若能照辦,自然可以息戰火、平干戈。”

嵬名察哥接過文書,看了一眼,不由得怒氣勃,將文書交給嵬名仁禮,嵬名仁禮一看,也覺得憤懣難當。原來在這書信中楊應麒提出七件事,哪七件?

一,去尊號。夏主對遼、宋、金三朝稱臣,在境內稱帝,由來已久,遼、宋、金三朝君主也禁不得他,但如今楊應麒卻連這一點也不許了,要乾順仿高麗之例,對內亦只稱王。

二,割疆土。只許西夏留寧夏平原百里之地,從蘭州到回鶻之間的千里絲路,由漢、夏共管,沿途商路關稅按大漢規矩抽取,稅收所得漢夏平分。

三,送質子。西夏必須送世子前往塘沽,由華夏名師教導成材。

四,開商路。大漢與西夏共設通關憑引,大漢治下商人拿到通關憑引之後可以進入西夏經商,西夏商人亦然。五,通人才。西夏治下民眾到漢地求學出仕,西夏政府不得禁止迫害,反之,大漢朝廷亦不禁止漢人到西夏求學出仕。

六,約會獵。西夏君主每三年必須到陝北或敕勒川,與大漢皇帝或太子會獵,以鞏固雙方之宗屬關係。

七,擒盜賊。大漢治下亡命之徒犯法逃到西夏,西夏有責任幫漢廷擒拿歸還,反之,大漢亦會幫西夏擒拿歸還違法的越境者。

七件大事之下,還有若干小條款,其中一些倒是對西夏有利的,比如漢廷承諾西夏若遭遇災荒,漢廷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會盡量提供援助,此外還承諾會給西夏提供儒經佛典,幫西夏普及文化。而在第七件事情“擒盜賊”下面又有一小注,赫然寫著“宗翰諸賊,亦大漢之亡命者”!

嵬名察哥和嵬名仁禮都知道這七個條款一旦答應,西夏將真正地、徹底地成為漢廷的附屬國,若大漢國運昌盛,恐怕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