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楊應麒道:“若哪天橘兒的九哥到了京城,大哥設宴款待,宴席上一定會有我。”

蕭鐵奴哈哈大笑道:“好,好!若真有那麼一場宴席,我一定拋開軍務,飛馬赴會!”

蕭鐵奴走了以後,楊應麒又坐下來等,一直等到月上梢頭才見折彥衝出來,劉仲詢本在後面跟著,出來見楊應麒還沒走便識趣地避開了。

折彥衝臉上有些不好意思,道:“你等了半天了吧?”

“嗯,沒事。”楊應麒道:“我這次去津門,不知多久才能再見到大哥呢,所以走之前無論如何得先來見見大哥。”

折彥衝猶豫了片刻道:“明天老六也得走,我怕抽不開身來送你。”

楊應麒忙道:“國事為重,應該的。”

兄弟兩人相對無言,過了一會,折彥衝問:“還有什麼事情麼?”

楊應麒嗯了一聲道:“我一直有個心願,要把我們當年逃出死谷後千里遠遁的道路再走一遍,只是一直沒這個機會。如今無事一身輕了,就想了了這個心願。”

折彥衝頷道:“我知道你有這個心願,不過這條路不好走,要不我派一隊騎兵護送你去吧。”

楊應麒微笑道:“不用,我自己想辦法。如今的漠南漠北不比當年,沒那麼亂了,就是有個一兩夥毛賊,我料來還對付得了。若道路上馬賊比當年還多還厲害,那就是我任上治理無道,吃了虧也是活該。”

折彥衝陪著他笑了兩下道:“那麼……一路平安。”

“嗯。”楊應麒眼睛有些溼了,說道:“謝謝大哥。”頓了頓又道:“大哥,如果你想念我就寫信給我,我會馬上回來的。”

“嗯,”折彥衝道:“我會的。”( )

第三四四章 北遊(下)

楊應麒出時皇后、太子、歐陽適、陳正匯等都來相送,在五里亭中由楊應麒做了個和事佬,讓歐、陳二人重歸於好。完顏虎歐陽適等回去後,陳正匯又送出十里,眼見無他人時,陳正匯嘆道:“四將軍肯與我和好,七將軍必是暗中出了大力,我知道七將軍的用意,你是擔心你走了以後我在京師受韓昉等排擠——其實七將軍你大可不必如此,如今陛下行事專斷,我也頗為心灰。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月,等陛下找到適合的人選,我便請旨退出。”

楊應麒忙道:“這怎麼可以!現在大哥正要南征,沒有你在京籌措,只怕財政方面會很吃力。”

陳正匯忿然道:“南征!南征!七將軍你不就是因為反對南征而被罷的麼!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又不是為了這五斗米而來做這官的,既然政見不合,何必再委屈自己去逢迎人家?當日若不是七將軍你全力勸阻,我們這幫人早就集體辭官了!”

“合則來,不合則去,這本來倒也沒錯。不過……”楊應麒道:“不過你們若是在這個時候退出,大漢只怕要遭遇極大的行政危機。當初王安石變法,司馬溫公等反對變法諸賢紛紛引退,變法失敗後程子等反思自省亦曾生悔,認為自己立場雖然沒站錯,王安石也確實太拗了,但自己對王安石也未免反對得太過,若當時能稍加妥協,在旁協助,則不但能制衡呂惠卿那幫小人,而且也能為整個變法行動扶斜就正。”

陳正匯道:“七將軍是希望我留在相府,制衡韓昉麼?”

“不錯。”楊應麒道:“我們雖然不贊同這次南征,但大方向既已經議定,接下來的執行便不能再扯後腿,而應該盡力配合。若能得勝自然最好,萬一有個不虞也希望能將損失降到最低。爭論應該止於相府之議,至於反思,等戰爭結束之後再說吧。現在南征的事情其實已經在進行了,我們在這個時候爭論、反思,說得輕是不合時宜,說得重實近於誤國賣國!大哥雖拗尚不及王介甫,只要你是秉公辦事,他還不至於就完全聽信韓昉一面之詞。但你若是自己引退,那不但大哥耳邊少了許多忠言,而且相府也會空出許多位置——你們走了,可事情總得有人辦,那時大哥就只能起用韓昉、劉萼的人了,若讓那幫人遍佈朝野,本來或者能成的南征恐怕也會因此失敗。一旦韓昉上借大哥之信,內糾群吏之力,恐怕連陳顯也要被架空。但若有你在,他一來不好太過放縱,二來也不會先對付陳顯而會先對付你,陳顯雖然圓滑,但他也不是個甘於做擺設的明白人,在這等情況下必定表面公正,暗中助你,再加上四哥之援,你便能制約得韓昉不敢亂來。但你們要是都退出了,把相府諸要職都拱手讓人,那時不但會壞了大哥未必失敗的南征,連我們努力了十幾年才建立起來的行政風氣也會一朝盡喪——風氣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