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部分(1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老兵干將的家屬。正是有他們的存在,才讓這座新都沒有完全被新貴所壟斷,才讓人看到今日的漢帝國與昔日的漢部還存在著前後繼承的關係。

華元一六八六年三月初三,折彥衝正式下令遷都,定京師之號,日間派送酒肉,晚間燃放焰火,折彥衝完顏虎親臨華表壇與民同樂,全城狂歡。

遷都之後,皇宮和相府便分開了,不再像塘沽的臨時皇宮和臨時相府那樣只隔一牆。按照楊應麒交給歐陽適的規劃圖,新都城的皇宮遠比北宋汴梁的皇宮為小,歐陽適對這座城市其它的規劃意見不大,卻對皇宮的規劃卻極不滿意,在原來的計劃中增了又增,擴了又擴,直擴到比北宋皇宮還大才滿意。整座都城坐北朝南,以位於正北方的皇城為核心向南、向東、向西隨地勢而展開。皇城一擴,整個新都的格局就得大變。這時楊應麒正忙著給漠北、西夏戰爭善後,又忙著伐交南宋和復甦經濟的大事,根本騰不出手來干涉這件事情,加上歐陽適手中既拿著折彥衝給他的任命也不容楊應麒插手此事。

不過新都建成之後,楊應麒卻現這座都城比他腦海中的預想還好,尤其是在商業區的規劃上,歐陽適的思路無疑更加變通。原先的規劃是由管寧學社、太學那些學者們和工部的官員們坐在屋裡想出來的,雖然他們也派出了大量的學生、下屬、士兵以及各類相關人員實地考察地勢,對皇宮、華表壇、四嶽殿等的規劃也沒問題,但對商業區的規劃卻顯得太過死板——他們竟把各條街道這裡賣什麼、那裡賣什麼都想好了。歐陽適卻不管這些,直接把地劃了出去,只規定什麼地方不能做什麼,禁止以外的事情就不管了。成千上萬商人實事求是的智慧,絕非學者官員們所能想象,所以由他們根據需求而形成的商業區,反而是整個新都最令人愜意、生活也最為方便的地方。楊應麒畢竟是個務實的人,見到這種遵循商業條理而非行政條理的格局,不禁暗歎論務實歐陽適其實還在自己之上。

不過,對於皇宮,楊應麒心中依然存在著不滿。按照歐陽適的全部規劃,現在已經建成的皇宮實際上還不到整座皇宮的三分之一,北面還留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縱深,若要全部完成,只怕得等到第二外城、第三外城建成後才能竣工。

不但楊應麒不滿,完顏虎也覺得很不習慣。塘沽的那間大屋她已覺得太大了,現在這座皇宮比塘沽行宮又大了十倍!折彥衝到今天才她一個老婆,宮中又沒有太監,各種丫鬟雜役侍衛加起來怕不只有一二百人,這麼點人別說住,就是要將皇宮打掃一遍都難!

皇宮“空虛”的問題很快就被提了出來,如何解決這種空虛呢?一個不可迴避的解決方法就是往裡面添人,所以遷都之後禮部侍郎劉萼馬上上表,請皇帝依禮選秀女,冊立三宮六院、妃嬪貴人,並恢復內廷宦官制度,以防宮闈之亂。

這封奏表一上,登時滿朝喧譁。三宮六院、妃嬪貴人的冊選問題大家暫時擱置——這畢竟涉及到折彥衝的意願,在沒搞清楚之前大家有些不好草率地去摸折彥衝的虎鬚,何況民間三妻四妾也是尋常,官員們代表們對皇帝納多幾個老婆意見不大,所以對劉萼奏表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宦官問題上。

漢帝國已經用了十幾年的官方教科書裡,早將宦官制度斥為極不仁義的制度,加上自漢唐以降,宦官從來都是文官團體的死敵,文人們提起閹豎罕有不恨得牙癢癢的。大宋在宦官問題上算是處理得比較好,但究竟只是嚴加限制而已,不見趙佶稍稍放鬆一點警惕就有童貫楊戩為禍天下麼?所以楊應麒當初嚴禁設立宦官的建議一提,馬上就受到了朝野的一致認同,士子們甚至將之作為評判漢宋高下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但現在劉萼忽然提出要重新設立宦官制度,如何不引起朝野官員士子的警惕和憤怒?一時之間責難備至,本來官聲就不好的劉萼經過此事“奸臣”這頂帽子算是戴定了。幸虧折彥衝用他之前的功勞幫他開脫,才在御史的彈劾下保住了烏紗帽,但設立宦官之議也因此而寢息,加上大漢財政狀況仍然說不上寬鬆,至今尚有大量的債務需要償還,所以選秀女以擴充宮廷的建議也就跟著擱淺了。

三月中旬,欽天監選取了良辰吉日,折彥衝率領百官到天壇祭天,次日在四嶽殿接見元國民代表,第三日到理藩院接見諸附屬國朝賀,第四日親臨華表壇接見新都的居民和從外地趕來朝見的民眾,並接受一百名八旬以上老者的祝福,到第五日又在皇宮正門的廣場檢閱禁軍,接受三軍將士的效忠。

至此,整個新都大典才算告一段落,都城漸漸恢復寧靜,而漢政府的各項工作也重新進入常態。( )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