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一定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他很想到那個人身邊去幫他分擔一點什麼,不過又記起了自己對母親的承諾:“我答應過娘局勢穩定之前不再進京的,不過娘也說過,我可以留在塘沽啊。”
於是林輿便在季風從南往北吹時,駕船北上進入塘沽。如今漢宋之間的大戰已經進入僵持階段,漢軍的鋒芒越來越鈍,而兩國的商人所承受的壓力也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邊緣。林輿進入塘沽時,這座城市比他離開時明顯又疲憊了幾分。不過,林輿在這裡並沒有見到陳奉山,因為陳老頭此刻正在京畿,雖然是他寫信請林輿北上的,但林輿真的來了他卻又不肯完全放下身段,而是跑到了京城去,要林輿到京城見他。
“嘿!這個陳老頭!都什麼時候了還擺架子!也不想想現在是誰求誰!”
一來林輿覺得在這個時候不必向陳奉山示弱,二來他也答應過林翎在天下事大定之前“北不越過塘沽”,正在他打算就此停步之時,一個驚人的訊息改變了他的決定——
大漢元國民會議前總議長狄喻去世了。( )
第三四九章 聞逝(下)
對於是否入京,林輿本有一番躊躇,他很想守住對母親的承諾,但想想自己年幼時多得狄叔公庇護照顧,現在老人家逝世自己近在咫尺而不往奔喪實在說不過去,最後還是違諾入京。
狄喻年屆七十,以傷病之軀而享此壽實不為夭,何況他還在遼南時就已纏綿病榻,此時逝世,眾人並不感到突然。
大漢見折彥衝不必論君臣之禮、但敘叔侄之情者唯他一人,到了歐陽適做總議長,見折彥衝時已有些畏縮,終不及狄喻能以無為之心寬厚持衡,高坐觀政。正因狄喻身份既高且殊,所以儘管他臨終以為大戰當前要求一切從簡,但喪事仍操辦得十分隆重,元國民常務會議專門為了此事而召開會議,京中官員夠資格進門致哀者無一不至,連皇后、太子、公主、宰相也都來了。
林輿躲在外面,直等皇家車輦離開以後才現身進門,當門官高唱他的名字時全場無不矚目,均想:“他來了,不知他老子來了沒有。”
這時大漢七個將軍之中,只剩下歐陽適在京,所以由他領銜理喪,但林輿進來時卻不見歐陽適,他問候了狄喻的遺孀張氏一番後,順口問兩個叔叔(狄喻的兒子):“四伯沒來麼?”
狄喻的長子狄瀾道:“四哥在後面哭著呢。”說著便領了林輿到靈堂後面狄喻的棺木旁邊,果見歐陽適披麻戴孝,一手扶著棺木,耷拉著腦袋坐在那裡。狄瀾領了林輿進來後便出去了,林輿過來請禮,歐陽適嗯了一聲醒過來,見到林輿,模模糊糊道:“哦,是你,回來了啊。”
林輿道:“看來四伯這段時間是累壞了。”
歐陽適點頭道:“是,是很累。”說了這兩句話後才擺脫了迷糊狀態,問林輿:“你這次太魯莽了!雖然是為了盡孝,但也不看看是什麼時局!幸虧平安回來了,若是在南邊出了什麼事,卻叫你老子怎麼當!”
林輿不敢駁嘴,只道:“四叔教訓得是。”
歐陽適又道:“聽說你才到塘沽不久?”
林輿道:“我上岸還沒兩天,就聽到狄爺爺逝世的訊息,心裡難過,把塘沽的事情撂下之後就趕來了。”
歐陽適又問:“你老子呢?回來後聽到他的訊息沒?”
林輿心中一緊,怕歐陽適這樣問是因為楊應麒出了事情,忙道:“沒!我還沒和爹聯絡,四伯,他沒出什麼事情吧?”
“沒有沒有。”歐陽適拍了拍他的肩頭道:“我只是隨口問問。”又道:“你老子人在津門,聽到訊息之後應該會趕來,到時候你們父子就可以見面了。”又道:“你人聰明,又是讀過書的,以後好好跟著你老子多學學,你老子是大漢的開國宰相,你將來就做個太平宰相,那又是一段佳話了。”
林輿低頭道:“我不做官,我這麼慵懶的生性,若做了官非壞了國家大事不可,何況是宰相。”
歐陽適一奇,道:“你不想當宰相?那你要幹什麼?”
林輿道:“我娘給我留下了很多錢,我也不必做什麼,靠著這些錢也夠逍遙一輩子了。”
歐陽適搖頭道:“怎麼這般沒志氣?”又道:“莫非你是想做生意麼?傻孩子,我告訴你,做生意沒前途,天底下還是得有權力,方才保得住富貴……”
他還沒說完,林輿已道:“四伯,狄爺爺仙去不遠,在他的棺木旁邊,我不想談這些。”
歐陽適被他這麼一說也覺得這會談這些不大合適,尷尬了一陣又道:“你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