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2 / 4)

小說:邊戎 作者:津鴻一瞥

這時東北的戰局已定,漢部的兵力相對來說已顯得大大有餘。如今漢部在東北的軍力,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部。

第一是折彥衝親自統領的北伐軍勢,這部人馬除了前來會師的阿魯蠻部以外尚有八萬人:其中三萬人是漢部主力軍事系統歷年磨練出來的精兵,多年來南征北戰,是漢部的中堅力量;兩萬人是攻打遼陽府時才上戰場的“新軍”,但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實戰也已漸漸跟得上那三萬精兵的步伐;此外就是攻打遼陽府之後6續收編了包括契丹、女真、渤海諸族的歸降部隊約兩三萬人,經過這半年多來的去蕪存菁,戰鬥力也相當可觀。在會寧覆滅以後,各地、各族投降歸附的兵馬又有將近五萬人。

第二部,則是是阿魯蠻所率領的安東軍團。安東軍團的軍官大多是從會寧時代就跟隨阿魯蠻戰鬥的漢部元老,而核心戰鬥力則是阿魯蠻於曷蘇館部、東海漢部中挑選的壯丁,在上十二村成立以後,阿魯蠻所部將領又大多進入其中重新訓練,並以其中一部分兵將和遼口軍進行交換,所以無論在軍制上、訓練上還是補給上,都和遼口軍十分接近。此外,安東軍團還負責節制東海漢部各族人馬。

第三部分是折彥衝攻下遼河流域以後,安排在顯州、遂州一帶以防備撻懶的兵馬約三萬五千多人。

第四部分是扼守遼西走廊東部的兵馬,人數約兩萬,由石康統領,是遼口軍的一支。

第五部才是蕭鐵奴所統領的漠南軍團,包括他直系的四萬蕭字旗將士,以及他節制的四五萬漠北諸部。其中蕭鐵奴為了攻打會寧帶走了四萬部隊,剩下的部隊以及漠北諸族的家眷都留在了臨潢府。

第六部,則是在這次北伐大戰中一直沒有用上,卻對寧定遼南、威懾高麗起到極大作用的北海水師。

這時漢部才取得一場決定性的大勝利,兵將士氣高昂,紛紛請戰。折彥衝便命阿魯蠻以本部鎮守黃龍府,增益石康兵馬兩萬人,讓他在遼西走廊步步為營、反守為攻。主攻隊伍以蕭鐵奴四萬人為前部,折彥衝領五萬人為中軍,顯遂戰線兩萬人為後軍,大軍在十月於顯、遂戰線集合,直奔大定府。由副總理大臣韓昉全面負責這次戰爭的後勤工作。

此外,折彥衝又從各軍中調出大約四萬人的兵力從海路進,分別進入塘沽和山東。山東北方由王宣負責守護黃河、濟水一線,以鞏固面向金軍的防線,山東南面由趙立負責監督徐州,以防南宋再次背後捅刀子,塘沽方面則由楊開遠派遣兵力,一方面牽制宗輔對東北的增援,另一方面則派遣遊騎從塘南出進攻河北東西路,以削弱金軍在這一帶的控制力。最後四面兵力大合,先下燕京,再取雲中。

而早在蕭鐵奴從顯遂戰線出之前,種去病就已經奉命率領胡漢兵馬兩萬餘人,佔據了大定府北部的高州、惠州、恩州,又派出一部胡騎騷擾大定府西部的歸化,其鋒芒甚至在大定府還沒攻下之前就逼近北安州,和銀術可的前鋒有了接觸。

蕭字旗佔據臨潢府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將主要精力放在顯遂戰線上的撻懶都沒有弄清楚他在臨潢府的對手究竟是誰,而金人在燕雲的兩支精銳,也還沒有及時而充分地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一開始雖然也有一些風言***吹到撻懶耳中說臨潢府已被漢部控制,但撻懶也以為那是臨潢府的漢民在響應折彥衝而已,等到他徹底弄明白了佔據臨潢府那支軍隊的來歷,不要說驚訝,連後悔也來不及了——因為沒過幾天會寧陷落的訊息也跟著傳來!

這時撻懶在大定府一帶所控制的總兵力不過五萬,除了分佈各據點的兵力外,聚集在大定的兵力不過兩萬人。撻懶手下的兵馬直系女真不過五六千人,加上關係較為密切的胡種部隊也不過萬人,而且他的部隊又遠不如宗翰、宗弼所部善戰,所以佈置在外的部隊一遇到種去病要麼投降,要麼潰敗,竟然未能形成比較像樣的抵抗。種去病沿途南下,如疾風掃落葉般掃除了撻懶在舊遼中京道北部的種種佈置,抵達大定府時城內只有守軍一萬多人,而且無論軍民都是人心惶惶。

而漢軍的兵力則一撥又一撥地向中京道開來,種去病得到大量援軍之後也不貪功,只是分遣兵力,以主力阻絕銀術可和撻懶,以偏師監視大定府出入的交通要道,又傳佈檄文,要求大定府以及臨近州縣投降。大定府是折彥衝駐防過的地方,當地權勢人物有不少都和折彥衝有過來往,這時東北會寧已滅,顯、遂大軍壓境,川、建、利、榆諸州先後易幟歸誠。蕭鐵奴的前部大軍在十月底便已抵達大定府城外,但他也不攻城,只是會合了種去病以及一路降伏的兵馬圍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