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讀史做女人 作者:冷夏

諸子已為賊所害,方命婢肩輿抽刃出門。亂兵稍至,手殺數人,乃被虜。其外孫劉濤時年數歲,賊又欲害之,道韞曰:“事在王門,何關他族!必其如此,寧先見殺。”恩雖毒虐,為之改容,乃不害”《晉書 ? 九十六卷》)

有人說,這是因為謝道蘊的名氣;有人說,這是因為孫恩被謝道蘊的氣度折服,可看官注意了:謝道蘊的名氣越大,對於有著階級仇恨的孫恩來說越可憎,而孫恩是從來不肯敬佩倔強的人的——當初不肯吃縣令屍體的妻妾都被肢解了,孫恩不是英雄,亦算不上梟雄,那種強悍對於這個男人來說,只不過憑填了折磨的樂趣而已——唯一能震動他的,就是清醒。

7。生活或者生命

很多時候,生老病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不過傳奇罷了,大多數人的生活波瀾不驚地流逝,按照別人所說的、社會所要求的、眾人所期望的那樣走到生命的盡頭,然後,終止。小時候背誦座右銘,有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樣一段話——“一個人的生命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事業而鬥爭。——

十七。謝道蘊:天上飛鳥的痕跡(7)

我不想給這段話再塗抹上任何政治色彩,汶川地震,埋在下面的都是一群普通人,甚至,還是些孩子,卻經歷了生命的掙扎,我不知道,當他們在黑暗中等待救援的那個時刻,他們會想什麼?當他們經過了一番痛苦的輪迴終於被救助出來的時候,他們會想什麼?;當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親人瞬息之間消失的時候,他們在想什麼?——。

我想象他們的那時那刻——前一秒還一切如初,後一秒死神便突然降臨,熟悉的那些人瞬息躺在了那裡,你知道,你永遠失去了他們——造物主在用死亡告誡著你,生命是那樣脆弱,隨時,會戛然而止。

筆者有一個朋友,在春風得意日進斗金做外企經理的時候,突然辭職,毅然選擇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成為一名著名的作家。暴死的姐姐突然讓她沉澱於生命之下——“人生是一張不能重來的草圖“,她如是說。

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那樣活著,因為每一天,我們都離墳墓更近。

謝道蘊亦然。

如果說鉅變之前,她還是輕逸的超脫,精神上的逃避,孫恩之後,她突然沉寂於生命之下,親人的死亡、家族的衰敗她真實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渺茫,那種靈性的清醒不再是學術和領悟,而嵌入了親身經歷——當火把爍爍照耀下,她直視著那個傳說中魔王的時候,她跟死亡其實只距“”公分——

奇蹟出現,亂世的清醒讓彼此那份奇異的相知邂逅,孫恩心裡那殘存的理性讓他放過了這位同路,她努力相信並寄託了一輩子的輕逸,終於在經受住了生死的考驗,那年,她53歲(《謝道蘊生卒年考》)。

我想事後她一定鬆了一口氣,因為人畢竟是人,但是,大災之後,她沉了下去,生活的浮躁與外在的虛名終於徹底化為烏有,剩下的,是對死亡的刻骨銘心與對生命的真正頓悟——每一天離死亡更近而已,也就因此才明白什麼最重要——

她繼續住在會稽,太守劉柳傾慕她的名聲,想跟她清談,她接受了。寡婦門前是非多,她是知道的,可是那又算得了什麼?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外在的虛名與世人的冷眼只不過是傷害自我生命的幫兇,從此以後,我們以後所作的一切的標杆是離開世界的那一刻不後悔——。

於是“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別榻”,隔著幔帳,兩個相似的靈魂娓娓而談,人生、兵亂、安危、玄學,她“慷慨流漣”“詞理無滯”——她看破了,也看透了,劉生大為折服“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使人心形俱服”,而她,在失去了絕大部分親人之後,也得到一絲安慰——她對人說:“親從凋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

(自爾嫠居會稽,家中莫不嚴肅。太守劉柳聞其名,請與談議。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別榻。道韞風韻高邁,敘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漣,徐酬問旨,詞理無滯。柳退而嘆曰:“實頃所未見,瞻察言氣,使人心形俱服。“道韞亦云:“親從凋亡,始遇此士,聽其所問,殊開人胸府。” 《晉書 ? 九十六卷》)

她不再痛苦了,甚至,亂世裡那份因為恐懼而產生的清醒也消亡無蹤,她自如愉悅地生存在這個星球上,直到公元415年前後,坦然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