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華的部分,用來煉製丹藥,最好不過了。
到了如今,蘇暮雲才算是湊足了修仙四要之三,稱得上一個四分之三個修仙者了。太虛世界之中,修煉仙道者,自古便有“法侶財地”四大基礎條件要求,缺一不可。
所謂的法,便是指師父傳授的法、訣、咒、心法、包括道理等等。法之一道,蘇暮雲得到蘇家所傳的《雲雨訣》和清老所傳的《大河真解》,已經不缺少道法玄術。至於侶,是修仙之中可以相互印證的交流的同道,當然其中也包括雙修道侶。這個對於蘇暮雲來說,還是十分遙遠的,在整個太玄門之中,她不過是一個雜役而已,那些即將面臨選擇道侶的弟子,即便是傻了,也不會選擇她做自己的道侶。
至於所謂的財和地,就更好理解。這與尋常凡俗之間,也並沒有多少區別。所謂的財,蘇暮雲有腦海空間,想要多少靈石,便有多少,無窮無盡。至於地,雖然經樓山算不得她獨有,但是終歸是一處立身之所。
“最近只顧著勇猛精進,大肆提升修為,經脈之中陽火上浮,若是有足夠的丹藥溫養經脈,修養的時日,至少能夠縮短一半!”
蘇暮雲自忖道。
修仙者服食丹藥,固本培元最平常不過,甚至丹藥與靈石一般,可以作為修仙界的貨幣使用。各大宗門都有著龐大煉丹師隊伍,據傳太玄宗門十年一次收徒,雖說只收了一萬餘弟子,可畢竟天地玄黃四品靈根所值的丹藥也是有所不同,所以派送出的培元丹近乎百萬。每十年,都這般派送一次,積年累月之下,派送出的丹藥幾乎是天文數字。
經樓之中分九重、十二閣、二十四廂、七十二室。
七十二室中,便有一座煉丹室,其中一座丹爐,已經蒙塵多年,雖然每當陣法啟動,丹爐之上的灰塵就會被一掃而空,但是卻依然透著一股陳舊之氣,那是多年無人問津而生出的暮氣。
“這座丹爐,看樣子是百年前丹鼎世家研製的‘九竅丹爐’,周身以赤銅鑄就,最是適合低階修士煉製丹藥。今日採摘了這麼多材料,若是能煉製一些清心丹和氣血丹,修煉起來也能夠事半功倍。”
蘇暮雲繞著九竅丹爐繞了幾個圈子,終於在丹爐的陽文之上,讀到了丹爐的控制法訣。
總計七七四十九手手印,分別對應起爐、煉渣、提精、合丹、淬丹、開爐、起丹,七個步驟。手印一板一眼,一看就是最基礎的手段。蘇暮雲心中暗自揣測,這丹爐也許就是做做樣子,畢竟這般低端的丹爐,清老是絕對看不上的。
細心的記下這些手印,蘇暮雲細細揣摩之下,發覺這幾手煉丹手印雖然簡單,卻古樸莊重,頗有幾分大智若愚的意思。蘇暮雲心中明白,不論是多麼複雜高妙的煉丹手印,都是由著最基礎的四十九手手印變化而來,就好比常用的五千個漢字,相互組合之下,能夠變化出無窮的文章。單是這四十九手手印,就足夠讓她好好揣摩一番。
所以蘇暮雲並沒有貿然煉丹,而是花了整整三日的功夫研究手印,待到四十九手手印,能夠使用自如後,才提著自己的珍藏,來到煉丹室內準備煉丹。
“起爐!”
蘇暮雲只求穩,不求快,一板一眼的捏了七個手印。
這九竅丹爐作為低端丹爐,確實是做到了人性化,煉丹者只需要以自身真氣捏動手印,控制丹爐即可,並不要以自身真氣聚斂靈氣,自地脈之中引動地脈之火。而人性化的奧秘就在這九竅丹爐的“九竅”之上,這“九竅”乃是故意留下的豁口,可以鑲嵌靈石,丹爐會自動抽去靈石之內的靈氣,滿足煉丹過程之中靈氣需求,稱得上是半自動化丹爐。
待到蘇暮雲捏完手印,丹爐便自動引動地脈之火,赤紅色的火焰熊熊的燃燒起來,整個煉丹室之中的溫度,開始直線上升。
丹爐頂蓋,緩緩的飄起,一股沛然的熱力在煉丹室之中肆虐,蘇暮雲感覺一陣帶著銅鐵腥氣的氣息撲面而來。
開啟丹爐首先要暖爐,九竅丹爐之內預先要被地脈之火給燒灼一個通透。不然煉丹之時,丹火分佈不均,不僅靈丹不能煉成,甚至有炸爐的可能。丹爐爆炸之下,九塊下品靈石加上其中的地脈丹火,以及靈藥之中孕養著的靈氣,一股腦的混合起來爆發,直接就能將蘇暮雲人間蒸發,絕對是半點魂魄元靈都剩不下。不要說修仙得到,就是轉世重生的機會都沒有了。
小心翼翼的將丹火在爐中滾動,炎陽之氣遍佈整個丹爐四壁後,蘇暮雲才小心翼翼的將三顆百歲蓮蓮子投入丹爐之中。
百歲蓮蓮子乃是煉製清心丹的主料,所謂君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