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其餘時間就是在現實世界度過。
練劍,練劍,練劍……
殘月劍法的第二階段隨著他的不斷演練,漸漸地被他領悟出了劍法的精髓……
十日後,莫無邪不在修煉了,而是在沉思。
如果某一天劍沒了,那該如何應敵呢?總是躲到神墓內也不是辦法!
突然,他眼睛就是一亮,為什麼就不練一套近戰的拳法呢?
他的腦子快速搜尋記憶,最後,他把太極拳翻了出來。
太極拳可蘊含了陰陽兩合的法則,就算前世,他也沒有完全的將太極拳的精髓全部掌握住。
而現在,他就要重新修煉太極拳。
太極拳,以儒、道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為核心思想,集頤養性情、強身健體、技擊對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結合易學的陰陽五行之變化,中醫經絡學,古代的導引術和吐納術形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拳術。
太極拳含蓄內斂、連綿不斷、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拳術風格使習練者的意、氣、形、神逐漸趨於圓融一體的至高境界,而其對於武德修養的要求也使得習練者在增強體質的同時提高自身素養,提升人與自然的融洽與和諧。
換句話說,太極就是人與自然的一門武學,何時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什麼時候才能掌握太極的精髓!
一陰九陽跟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稱妙手。
這是太極的口訣。
欲練太極,就要分三步驟。
第一步,煉精化氣即固本培元,稱之為入門。
第二步,煉氣歸神即心死神活,稱之為登堂入室。
第三步,神氣合一形成混元,稱之為混元一氣,或者天人合一。
關於太極的修煉方法,在他的腦中不斷地閃過。
起手勢是太極拳由無極到太極的開始。起勢中的要領將貫串於整套太極拳之中。一個太極拳起勢,可以說“已盡含太極精蘊”。由起勢入手,透過漸修頓悟,掌握其竅要,再由此切入,即可進入太極拳殿堂。
用意不用力。
莫無邪站定,目視前方,步寬與肩齊,感受身邊環境變化,跟著空氣有節奏地吐納著。
突然,他雙膝微微下彎,同時,雙手呈圓形於胸前。
腰部轉動,轉身,腳步輕輕地跨出,弓出的膝蓋微微彎曲扭轉,同時,太極手抱圓推出……
隨著他的練習,以他為中心,一陣旋風颳了起來,塵沙飛起,落葉如風!
半個時辰後。
莫無邪突然站定,再次回到了起手式。
他的雙肩微微下沉,似乎有種全身晃動的之感,隨之,一股氣向外擴散而出,圍繞著他旋轉的塵沙落葉頓時向四面噴射而出,如水落石頭濺起的波紋般!
他前世也不過處於登堂入室的境界。現在,也自然處於這個階段。
如果有朝一日他能混元一氣,天人合一,融入自然,方能成就太極無上大道!
莫無邪站定不動,正在感應天地,在思考剛才所得。
又是半個時辰過去了,他睜開了雙眼,搖了搖頭,道:“還是那般的博大精深,要想達到天人合一太難了!”
“鐵一,你過來!”
莫無邪伸手招了招,鐵一小跑著過來。
他在地上畫了一張不倒翁的圖,道:“鐵一,你按照我這張圖,用石頭製造一個不倒翁給我!”
鐵一雖然不知道什麼叫做不倒翁,但是,按照圖上製造還是不成問題的,也不問為什麼,立刻去辦理。
不倒翁,自然是練推手的!
莫無邪又叫來鐵二,兩人赤手空拳搏鬥。
鐵二直拳直搗黃龍,莫無邪立刻進入心平氣和的境界,然後腳步前踏,一手塔在鐵二的拳頭上,另一手搭在他的手肘方,藉著鐵二的拳頭向前微微一引,然後作球型推出。鐵二直覺自己龐大力量的一拳如入水一般,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拳頭在少爺的牽引下在胸前做了一個圓。
莫無邪將他爆發出來的力量完美的轉移,以四兩撥千斤的巧勁一圈一代,鐵二的拳頭便擊打在自己的胸口。也就是說,他爆發出來的力量完全擊打在自己身上,再加上莫無邪湧過來的力道,頓時數倍的力量爆發出來,他的身體就向後急退!
鐵二直覺胸口沉悶至極,有種熱血從口中噴出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