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2 / 4)

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停在了五步外,過了半晌,他囁嚅著,“我也能像陳大人一樣……”

比兒沒有出聲,也沒有回頭,抬手揭起車簾,上車而去。

翁白默默站在查府門前,看著河總府的馬車遠去。

宋清在一邊已是看了半會,他慢慢走上前來,拍了拍翁白的肩膀,“回去罷。這事兒急不了的。”

直隸漕幫的幫眾擁著兩人策馬在路上走去,海河裡飄來和著鹽味的水氣,又冷又苦。宋清凝視著波濤洶湧的河面,想著心事,卻突地覺察出不對來,海河的水面比平日時高了十分之一寸,若不是他這樣水上討飯吃的,又向來細心的,無人能查覺出來。

宋清心下一驚,轉頭吩咐道,“來人,到河道衙門裡去打聽,臨近幾省可有水患。差人到永定河、子牙河、灤河各處看查水勢。”頓了頓,“差人向山東去,看看黃河水勢。”

網友上傳章節 第九章 為官多年的楞頭青補更6

清的人還沒有出天津城,水患的警號兒已是從黃河邊。黃河下游幾省今冬極寒,河面還未解封,上游初溶的河水夾雜著大量的冰凌順流急下,在山西、山東、河南境內堵塞河道,大水禍及三省沿河州縣。

無處入海的大水再一次向北衝出黃河故道,沿著十餘條小河,衝入了直隸省。天津衛雖是還未波入,但西邊山西、南邊山東、河南,還有直隸省邊界上的災民卻紛紛向天津衛湧來,怕不有百萬之眾。

齊粟娘一面替災民們難過,一面擔心著還在黃河邊上開冰通河的陳演。

“奶奶,聽說是黃河上游湧下來的冰塊堵塞河道,一路來得急,洪水一下子就泛出了百里,淹死的不算,凍死的都數不清了……”比兒的臉色一片黯然,“天津城裡設了三十個粥廠,都供不上……”

齊粟娘半晌沒有言語,“銀子送過去了?”

“已經送到衙門去了,沒說大人的名諱。直隸城裡縉紳捐銀施粥的不少,只是都不多,查家算是最多,也只有二千兩……他們家的家財是咱們家的多少倍?倒和奶奶捐的一個數……”

齊粟娘嘆了口氣,“難怪你爺直隸後每日裡忙著制新河圖,黃河的凌災一發,受災的民眾怕是遍及直隸、山東、河南、山西幾省了,靠救災是靠不了的,還是得治水患。”抬頭看向比兒,“咱們再捐些,拿我的名諱兒去捐,天津城裡的官家女眷總要跟著捐一些的。

”嘆了口,“查小姐成親後就和幹舅舅上京去了,若是她在,或許也能捐些。”

冰淩水災過了半月,便也漸漸退了,天城裡的災民們卻沒有歸鄉。天寒地凍,回家也是餓死著天津城裡的施粥,才能保住性命。

齊粟娘接著兒,陳演已是進了城忙忙叫人備好了午飯,卻一直等到太陽落山掌上燈來,才見得陳演回家。

齊粟娘見得他面色沉重。久不語。吃飯也是心不在焉。小心問道:“黃河下游冰災……”

陳演卻是出神。壓根沒見齊粟娘說話。齊粟娘一驚。她和陳演相識這些年。只有當初在江寧小院中相處時演曾經對她地話充耳不聞。自打在德州成親後。陳演在治河、漕運、民政這類公事上再是用心。也從未漏聽她一句話。

齊粟娘心中忐忑。腦中尋思半會。正要開口。陳演卻丟下碗筷站了起來。急步走出廳堂了書房。他翻出自制地黃河圖。走到窗邊。藉著窗外地夕陽察看。

齊粟娘持著兩支明亮地五柱燭臺走進書房。將一支放在書桌上。持著另一支走到陳演身邊。替他照亮羊皮青絹上地河源圖。待得他習慣了這份光照悄悄兒半步半步走著。用燭臺將陳演慢慢引到了書桌邊。

齊粟娘放下燭臺。站在陳演身後偷眼看去。陳演地手指正指著此次巡河地凌訊地段。齊粟娘微微咬著唇曉他必是憂心黃游下遊冰塞水堵。陳演地手指隨著黃河河口一路向上。過山東經河南。便入了寧夏、內蒙北上溯源。皆北河督臺所轄之地。

陳演在燈下將舊制地黃河河源圖反覆校對。齊粟娘坐在書桌對面。藉著兩支燭臺光製鞋。

從永定河到高家堰,從揚州到天津,這一路上來,陳演的鞋總是她親手做的。打~,捻麻線、裁鞋面鞋底,而後倘鞋、宣鞋,在鞋幫上納上同色的蓮枝花紋。

雖是也時常製衣,但總覺不及做鞋精心。每一隻都縫得結結實實,每一隻鞋邊上都繡上了蓮枝紋,僅僅是因為她只會纏這一種花樣麼?也是,卻也不是。黃河奔湧,東去不絕,千里漫漫,崎嶇艱險。

齊粟娘看著即將燃盡的紅燭和窗外方升起的太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