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聯人光是砸在英國人頭上的原子彈,如今就已經有兩枚了,手上的存貨更是不知道還有多少。
當然,爆炸在荷蘭外海的那兩顆原子彈,也有可能就是蘇聯核武庫的全部了。眼下的斯大林說不定是在拿著不存在的原子彈,打著空幌子嚇人。但這樣一旦錯判就要亡國滅種的事情,又有誰敢去賭呢?
嗯,丘吉爾似乎真的敢賭,但美利堅合眾國卻實在沒必要陪著他發瘋,就連英國人也快要拋棄他了。
遏制擁有核武器的蘇聯固然難辦,如何幫助落魄的英國人則更是麻煩——這不僅僅是援助幾十船或者幾百船物資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切切實實地幫助英國人穩住殖民帝國的版圖,哪怕只是暫時的。
對於大英帝國來說,遍及全球的廣袤殖民地,既是無窮財富的源泉,也是一切麻煩的來源——在民族主義急劇覺醒的二十世紀,全球每一個角落都瀰漫著越演越烈的反殖民運動。
而宗主國的傾銷商品和盤剝,給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國家的災難也是十分深重——具體可以參考民國時期寫實小說《多收了三五斗》……對待不能完全掌控的半殖民地中國尚且如此,印度、緬甸、南非、西非的殖民地更是被英國殖民者給橫徵暴斂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各種反抗的火苗此起彼伏、從未熄滅過。
到了大英帝國被極度削弱的二戰時代,這些鬱積多時的火苗,更是如何火山噴發一般地爆了出來!
看著世界地圖上英國各個殖民地的悽慘現狀,霍普金斯感覺這就跟身患絕症的自己一樣無藥可救。
緬甸和馬來亞已經被日本佔領好幾年了,大半個澳洲也被插上了太陽旗。麥克阿瑟在逃出菲律賓之後,接著在澳洲指揮盟軍跟日本人繼續打了幾年,士氣越打越低,地盤越打越小,如今只剩下了澳洲大陸最南端的墨爾本等幾個據點,若是再吃上幾個敗仗,恐怕就要逃亡到紐西蘭或者塔斯馬尼亞島了。
而大英帝國皇冠上最璀璨的寶石——印度,更是淪為了一個群雄逐鹿的大戰場。雖然日軍僅僅佔領了斯里蘭卡這座島嶼,但被他們送上印度次大陸的國大黨造反派頭子蘇巴斯。錢德拉。鮑斯,卻成功引爆了整個印度的反英大起義。海德拉巴,克什米爾等土邦相繼自立,善戰的錫克人在旁遮普重建了他們的卡利斯坦王國,就連尼泊爾、阿富汗、伊朗這樣弱雞,都忍不住向富饒的印度次大陸伸出了黑手。
——這個世界的蘇聯,並不需要運輸美國援助物資入境的通道,所以英國和蘇聯並未在二戰期間聯手瓜分伊朗。相反,在蘇聯的默許之下,伊朗的禮薩國王甚至發兵東征,企圖在印度殖民地的崩潰中分一杯羹。
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始終不能徹底擊敗日本聯合艦隊,奪回印度洋的制海權,更沒有餘力向印度投放大量援軍,於是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也如同風中殘燭一般搖搖欲墜。就連南非都起了別樣心思。
縱觀世界,如今統治秩序還比較穩固的英國殖民地,只剩下了黑非洲和北非、中東。但前者的熱帶種植園對維持戰爭的意義有限,後者除了砂子和石油之外什麼都沒有。偏偏蘇聯和美國都不缺石油,甚至有餘裕供給歐洲,佔領了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日本也不缺石油,剩下的有色人種則貧窮落後得用不起多少石油……
總之,讓美軍幫助英國鎮壓殖民地反抗,根本就是一樁吃力不討好,還很可能搞臭名聲的苦差事。而且怎麼看也沒有動手的必要。更關鍵的是,美利堅合眾國自己難道就沒有麻煩要解決嗎?
※※※※※※※※※※※※※※※※※※※※※※※※
“……總統先生,在考慮如何遏制蘇聯、援助英國之前,我們還是先想想如何打敗日本吧!”
聽了霍普金斯憋了半天之後才憋出來的這句回答,杜魯門總統就不禁感到一陣鬱悶。
哦!討厭的日本人!
不僅把美國拖進了戰爭,還攪亂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全盤戰略計劃!
——自從參加這場世界大戰以來,美利堅合眾國之所以遲遲未能把大部隊投入歐洲,讓蘇聯獨霸歐洲的局面成型,除了政治上的考慮之外,還受到另一個關鍵因素的掣肘:那就是跟日本帝國較量的太平洋戰場!
自從珍珠港受襲之後,打敗日本,迫使它無條件投降,就成了全體美國人最強烈的心願。
而這也是美國參戰的直接目標,放棄和漠視這個目標就是絕對的政治不正確!
即使是以合眾國總統之尊,也不能違背廣大公眾的這番心聲。
連任了四屆的羅斯福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