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部分(3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處的平坦沖積平原,這裡土壤肥沃,降水充足,氣候優越,進行農業開發的條件得天獨厚,而且附近河流縱橫,稍加改造便是上好的灌溉水渠,進行農業開發的潛力非常大,否則現代的烏拉圭也不會定都於此。而目前東岸共和國首都東方港附近的沿海地區,反倒是不太適合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沒有別的原因,主要就是缺水,缺少大型地表徑流,通俗點說,就是沒什麼大河。只有一些水量不是很豐沛的小溪小河,其中還有很多是季節性河流,所以普遍呈現出草原地貌。東岸共和國政府為此不得不花費大力氣、大代價修建了大量的蓄水池、雨水收集池、人工水庫以及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才勉強實現了首都地區寥寥幾萬人口的糧食自給自足。

因此,為了利用內陸豐沛的水資源,東岸共和國從很早以前,就已經有了開發內陸拉普拉塔河流域的想法,但一直苦於移民數量的不足,而遲遲不能開始墾荒,直到華盟的成立和明朝大陸攻略的展開,讓湧入共和國的移民數量在這兩年裡暴增十幾倍,共和國政府才有了開發這些地區的人手。

如今的歸義堡興建不久,規模還很有限,條件也比較簡陋,都是些看上去很粗糙的木質和磚石的房屋,只有碼頭附近的一條大路鋪了水泥,其它的地方還都是沙土路。整個鎮子也不過一兩千常住人口,所以除了不定期的集市之外,總共只有一家經常性營業的百貨商店,販賣從共和國首都東方港運過來的各種商品,碼頭旁邊還有兩家飯店,生意也不怎麼紅火。然後還有一些理髮鋪子、裁縫店、鐵匠鋪之類的服務行業。

不過,在臘月二十六的歸義堡,依然洋溢著一股節日的喜氣,隨著春節的接近,市面上的貨物多了起來,既有本地的各種農產品,也有來自於大城市的精緻工業品,當然最多的還是賣鹽醋糖茶和布匹的。從附近農村趕來城郊的居民是一波一波的,把不甚寬廣的馬路擠了個水洩不通。小孩們在人群中鑽來鑽去,呼朋喚友、嬉笑打鬧,好不自在。而大人們則駐足在一個個攤位上,費盡口舌與商販們進行著鬥智鬥勇的侃價,當真是一副和諧繁榮的鄉鎮集市圖。而零星響起的鞭炮,更是給這副熙熙攘攘的圖景增添了幾分“年味兒”:畢竟到了年根底下,即使是初來乍到,即使是身在萬里之外的異國他鄉,這年還是要過的。

走在擠擠挨挨的人叢之中,毛阿妮忍不住擦了擦脖子上的汗珠子,又摘下遮陽的大草帽,來回扇風。跟集市上的大多數人一樣,毛阿妮和阿媽也都穿著淺色的短袖衫、大短褲,然後是涼鞋和草帽。

雖然有些老人總是嘀咕說,這種露出胳膊和小腿的衣服實在是傷風敗俗,但大多數人在中暑了幾回之後,還是不得不換了打扮。按照幾個軍爺的說法,這樣熱的天氣還穿得那麼嚴實,根本就是自己作死,本地的土著人連衣服都不穿呢!嗯,毛阿妮還真的見過幾回這種不穿衣服的土著!

好不容易擠進了集市裡,阿媽和阿妮就把各自揹著的魚簍放在地上,因為來的晚了,集市裡已經沒什麼好地方了,母女二人只好就找了一個角落,叫賣了從附近河裡捕撈起來的奇奇怪怪的魚。

——真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魚!在這邊河裡撈起來的魚,全都是阿妮一家子在故鄉從來沒見過的,不認識的品種。其中甚至還有一種魚的牙齒可以做成剪刀來用(食人魚),讓移民們歎為觀止。為了確認這些奇奇怪怪的魚真的能下肚,隔壁王大叔家裡的花貓便有了口福:每當捉到什麼不認識的魚,都得先讓這隻貓試吃,確認沒問題之後才敢拿出來賣,否則萬一毒死了人,那阿妮一家子可就得吃不了兜著走了……

幸好,看著那隻花貓依然喵喵生風的樣子就知道,這地方的魚雖然品種奇怪,但多半還是能吃的。

眾所周知,中國人自古就講究“年年有餘(魚)”,所以年夜飯上的魚是絕對少不了的,哪怕是實在窮得買不起真魚吃,往往也要用木頭雕刻一條魚,過年的時候擺在桌上裝裝樣子。所以阿妮她們這些奇奇怪怪的鮮魚,在辦年貨的集市上居然相當走俏,儘管攤位比較偏僻,但還是很快就有人來光顧了。

“……哎,這還有賣魚的,趕緊買了,差不多夠全連的人吃了吧。”

幾個身穿土黃色卡其布短袖制服的陸軍士兵,慢吞吞地走到毛阿妮的攤子前,翻了翻簍子裡的鮮魚。

“……軍爺,咱家這個魚都是一大早打的,都還活著呢。”

毛阿妮攤子上賣的魚都算比較大,幾個歸義堡駐軍計程車兵一邊嘀咕,一邊把那些看起來比較有活力的魚挑出來,比比劃劃的開始算賬,最後給了阿媽幾張紙做的票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