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部分(2 / 4)

小說:大穿越時代 作者:空白協議書

的內部傾軋傳統,錢謙益故意選擇了一種最熱熱鬧鬧、轟動天下的,也是對國家傷害最大的處理方式:那就是在朝野之間發起輿論風潮和政治攻訐,強行逼反黃石的福寧軍!搞出一場數省會剿的大會戰!

在錢謙益看來,既然黃石的野心已經顯露,接下來必定要造反,那麼他現在大張旗鼓地發動所有力量去彈劾黃石,等到黃石承受不住壓力,果然掀起叛亂之後,自己就可以憑著先見之明重新進入皇帝的視野。至於黃石起兵之後在福建殺得屍橫遍野,百姓流離?那又關錢謙益什麼事?這都是福建巡撫的責任啊?反正到時候錢謙益遠在江南,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不管是不是會逼反邊關大將,給國家帶來滔天大禍,只要能把舉發的功勞抓在自己手裡就好……這就是東林黨的一貫尿性,而鄒維璉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面對張岱一連數日的慷慨陳詞,鄒維璉只是含糊應對,最後經過一番好說歹說,總算是以“時機尚未成熟”之類的藉口,把張岱他們給敷衍了過去。然後又招待他們好吃好喝、遊山玩水了幾天,還送了許多市場上新推出的“澳宋商品”作為禮物,終於是把這幫純屬來添亂的傢伙給打發了回去。

然而,此時的鄒維璉巡撫還不知道的是,這件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387。第387章 、福建暗流(中)

第七十八章、福建暗流(中)

思來想去良久,心思繁雜的鄒維璉終於睡意全消,於是打著哈欠伸了個懶腰,從躺椅上慢慢爬起身來,卻又實在無心處理公務,於是便從躺椅底下的隔層裡,翻出一冊《戰爭史研究》,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雖然對澳洲髡賊勾結國朝武將、危害大明社稷的暴行,鄒維璉在心中一向很是憤恨,明面上也總是做出一副與澳洲髡賊勢不兩立的姿態,但對於這些海外髡人搞出來的這些新鮮玩意兒,鄒維璉這位巡撫大人還是挺感興趣的,故而時常讓僕人去市面上收集髡人印製的各類精美書報,然後在私下裡細細閱讀。

尤其是這份《戰爭史研究》的期刊,專談天下兵事,深得鄒維璉的關注。其中頗多軍國掌故、時局針砭,既有古代的各種經典戰例分析,亦有當今天下的戰事速報和相關評論。裡面的文章字句雖然通俗易懂,多用白話,分析卻是由淺入深,說得頭頭是道,又頗有趣味,而最新一期的《戰爭史研究》裡面,對於大淩河之戰的評論文章,更是讓鄒維璉讀得拍案叫絕,心有慼慼,反覆誦讀了幾遍之後,依然讚歎不已。

“……話說天啟年間,兵部尚書王在晉主持遼東戰事,當時正值廣寧大敗,遼東官軍已是全線崩潰,各個膽寒。王在晉勘察前線之後,認為朝廷邊軍已不堪再戰,縱然僥倖收復廣寧,也無力堅守。而且國家財力疲敝,根本無法與建奴長久對峙,於是主張盡數放棄遼東、遼西,以長城為邊境,重修山海關作為最後防線,只以水師騷擾建奴腹地,如此便可大大減少軍費開銷,所需工程費用總共亦不過一百萬兩銀子。

但當朝諸公皆以為,王在晉不謀劃恢復遼東失地,反而還要再丟棄遼西,實在怯懦無用,於是將其罷免,改由帝師孫承宗督師遼東。孫閣老倒是一心想要打回遼陽和瀋陽,收復遼東,但朝廷官軍在野戰之中實在打不過女真建奴,便想出一條堡壘計,在山海關外大興土木,不斷往東修堡壘。建奴來了,軍民就縮排堡壘堅守,建奴退去,就再往前繼續修新的堡壘,一邊挺進一邊施工,最後把堡壘修到瀋陽為止。

此策如果用在永樂、嘉靖年間,國家財計充裕之時,或許倒也可行。然而自從天啟年間以來,天下災荒頻繁,賦稅難以徵齊,戶部銀庫早已入不敷出。孫督師為了推行堡壘戰術,在遼西集結十餘萬大軍,還要修堡壘、鑄火炮、囤積糧秣,卻依然無力主動出擊,反而每逢野戰必敗,未能收復一寸失地,不能遣散大軍休養生息,軍費開銷自然也降不下來,還白白送給了建奴大筆的糧草、兵器、馬匹和餉銀。而且每一次女真兵來襲,摧毀沿途各堡壘之後,官軍還得再一次重修,於是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筆的工程開銷。

結果,朝廷在遼西關寧軍身上每年花費的軍餉,居然高達五六百萬兩白銀之多,而之前朝廷戶部的歲入,也不過每年四百萬兩上下,戶部很快就開始哭爹叫娘。孫閣老看看似乎不行,於是又想要自力更生,在遼西屯田,但遼西之地能夠收穫的糧秣賦稅,摺合白銀只有十五萬兩。而且在關外屯田的話,如果關寧軍無法在野戰之中擊敗建奴,沒辦法阻止敵軍劫掠,那麼你這些屯田裡的莊稼就等於是為女真人種的。

這般入不敷出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