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的背景下爆發的。
在孔有德最近幾封寫給黃石的信件裡,就充滿了對山東本地人各種排擠的憤懣,以及抱怨東江鎮軍民在遼東餓著肚子血戰韃虜,到了山東還要被當地人排斥和敵視,真不知到底是為了誰在打仗……在書信之中,甚至還隱約有若是在山東實在待不下去,就到南方來投奔黃石的意思……
事實上,對於東江鎮軍民在這兩年的悲慘遭遇,同樣出身東江的黃石自然不會沒有觸動。早幾年是自身難保實在沒辦法,如今已經駐節泉州、威壓全閩,黃石自然就想要拉那些東江軍民一把——經過一番爭取之後,出於對人口和勞動力的極度渴求,還有黃石一再保證能夠憑著自身的威信,和平解決在遼東的人員招募問題,臨高元老院執行委員會終於透過了黃石的東江鎮軍民招募計劃,準備北上奪去朝鮮的濟州島作為跳板和中繼站,然後從東江鎮目前殘存的遼東各海島運輸饑民南下。目前,一支艦隊已經在澎湖列島陸續集結,只等著黃石處理完泉州這邊積累的一些庶務,就要由他帶隊北上遼東,去招攬東江軍民了。
但是,還在遼東的東江鎮軍民,眼下總算是有了一條遠赴南方的活路,可已經流落到了山東的那些人又該怎麼辦?難道真要坐視孔有德在山東受盡排擠,最終走上兵變叛亂,敗投遼東建奴的不歸路嗎?
黃石苦思良久,還是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只得嘆了口氣,從隨身的一個文具袋裡取出墨水瓶、紙張和鵝毛筆,在燭光和暮光之下,開始寫起了給孔有德的回信……但才落了寥寥幾筆,就又停筆不寫了——這封信寄過去也不知要猴年馬月才能收到,反正自己再過一兩天就要乘船北上,索性在經過登州的時候,想辦法跟孔有德他們幾個老相識秘密會面一次,當面探一探他們的想法和底線再說吧!
但此時的黃石還不知道的是,莫說山東,就連拯救遼東的東江鎮軍民之事,眼下也已經被迫告吹——根據臨高元老院突然作出的最新決議,此次北上遼東收容東江鎮饑民的行動,剛剛被緊急取消了……
312。第312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
第三章、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三)
第三個瞬間:迷茫的龍傲天
崇禎四年十一月,臺灣海峽,澎湖島
澎湖總督府頂樓,總督臥室附設的私人衛生間
“……嘩啦——”
“……晚風輕拂著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醉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
伴隨著抽水馬桶的沖水聲,新入夥的“髡賊頭目”,“外派元老”,澎湖總督張偉一邊哼著歌兒,一邊繫著褲帶,穿著一雙拖鞋,蓬頭垢面地走出了衛生間。接下來,他又從牆邊掛著的竹筒裡取出一根木質牙刷,再沾上用貝殼粉、精鹽、石膏、香料、草藥粉等多種成分混合製成的“高階”牙粉,然後便端著一隻裝滿清水的瓷杯走到陽臺上,一邊俯瞰著清晨時分的澎湖風景,一邊滿嘴泡沫咕嚕咕嚕地刷著牙。
——藍天,白雲,碧海,金沙灘……晨光之下,澎湖列島的風景,一如往昔的優美動人……
總的來說,澎湖列島由三個主要島嶼和幾串零碎小島組成。其中以澎湖本島最大,其次為西嶼、白沙鄉。三島加起來,約摸有一百多平方公里,佔到了整個列島的**成面積。島上不是裸露的玄武岩地貌,就是碎珊瑚礁,真正有植被土壤覆蓋的面積,加起來不過兩三成的樣子,能夠供人類種田開墾的土地,自然就更少了,但若是靠海吃海,改變飲食結構,以海魚作為主食的話,那麼日子倒也還過得下去。
所以,早在宋朝的時候,澎湖島便已經有了泉州漁民歇息修船的碼頭,雖然明朝初年一度荒廢,但至正德、嘉靖年間,又漸漸地再次興盛起來,到萬曆年間,已有數千島民常住於此。至明末“海上巨寇”李旦兄弟經營此處,澎湖已經頗為人丁興旺,不僅海產殷富,又扼守臺灣海峽要道,是通往臺灣與南洋各地的良港,李旦原本就是在澎湖本島安身,十餘年經營下來,已經儼然形成了一個小城鎮的模樣。
此後,鄭芝龍陸續擊敗海上各路豪傑,奪取澎湖為基業,進而匯聚海上豪傑,襲擾福建沿海。同時以澎湖為樞紐,發展跟日本和南洋的貿易,從而牟取暴利,一時間讓這座島嶼繁華異常。可惜好景不長,隨著鄭芝龍受了招撫,成為遊擊將軍,堂而皇之的衣錦榮歸泉州。原本盤踞澎湖的鄭家一系海上梟雄,也紛紛登陸閩南,置辦地產,修築豪宅和莊園,從此一去不復返,而澎湖列島也再次變得荒涼下來。
當然,那些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