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會被嚇倒的——就算英國民兵訓練得再好又怎樣?他們就算能夠以逸待勞擊潰登陸的敵軍,難道還能奈何得了丟核彈的蘇聯戰略轟炸機嗎?
——“看起來,這原子彈果然是不能停啊!既然如此,索性就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
於是,在“一百小時大轟炸”結束的兩週之後,這些拿著簡陋武器依舊日夜苦練、士氣一片高昂的英國“國民自衛軍”,沒有等來登陸的蘇聯紅軍突擊隊,而是迎來了蘇聯人的下一波更加猛烈的核爆……
第740章 、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中)
第九十七章、讓核爆來得更加猛烈一點兒吧!(中)
十一月的大不列顛島上,到處都是一副蘑菇豐收,輻射爆表,難民奔逃的熱鬧景象。
隨著英國政府和皇室的搬遷疏散,原本常駐倫敦的各國外交官,自然也要跟著一起搬家。不過由於搬運財物和整理檔案的工作實在是千頭萬緒,大多數國家的駐英大使館,眼下都還沒來得及完全撤出倫敦。
倫敦市區的美國大使館,一間因為有許多人在來來往往焚燒檔案和打包行李,而顯得十分凌亂的辦公室裡,美國海軍情報系統出身,剛剛就任不久的艾倫。柯克大使,正手持一根紅色鉛筆,皺著眉頭在牆上懸掛的英國地圖上,標註上一朵又一朵的蘑菇雲……在他的眼中,它們就彷彿一道又一道直通地獄深淵的裂口,要把整個英倫三島吞噬——這可不是什麼富有浪漫色彩的文藝修辭,而是鐵板釘釘的殘酷事實。
十月三十一日,在沉寂了兩個星期之後,蘇聯戰略轟炸機編隊再次出動,對英國著名重工業城市曼徹斯特投下了原子彈,對這座城市和英國的軍工生產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同日,為了確保對要塞的毀傷效果,蘇軍再次核爆直布羅陀,讓正在直布羅陀地區清理廢墟的殘餘英軍倖存者,又遭了一回輻射浩劫。
十一月二日,英格蘭南部紡織業中心城市考文垂遭遇核爆,市民雖經疏散,依然死傷三萬之多。
十一月四日,一枚蘇聯原子彈在約克郡的利茲市爆炸,超過十萬英格蘭軍民死於非命。
十一月六日,英國第二大城市,另一個重工業和製造業中心伯明翰遭遇核爆,居民死傷逾四十萬,而且英國本土的軍工生產至此瀕臨崩潰,很多武器都因為配套零件生產廠家的毀滅而被迫停產。
十一月八日,蘇聯紅軍準備核爆蘇格蘭的工業重鎮格拉斯哥,但因為英國皇家空軍的拼死抵抗和自殺性突擊,運載核彈的蘇聯轟炸機半途墜落於英格蘭北部的紐卡斯爾港,在引爆後造成數千市民的傷亡。
十一月九日,在丘吉爾內閣的一再哀求之下,杜魯門總統硬著頭皮拿出了被部署在歐洲前線的最後一枚美國原子彈,丟在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不僅殺傷了數十萬市民,還炸開了海堤,淹沒了大片荷蘭國土。
然而,這種好像貓爪撓人一樣的反擊,根本沒有嚇住兇殘的紅色惡魔,反而更進一步刺激了對方的兇性,不再延續著之前每兩天丟下一發核彈的“緩慢”節奏,而是發動了更加誇張和龐大的對英本土核打擊!
十一月十二日,法國與比利時機場的蘇聯轟炸機大舉出動,同時在謝菲爾德、利物浦和威爾士首府加的夫這三座城市丟下原子彈,當日即造成超過三十萬人的死亡,英國的國內鐵路公路交通也因此而全面癱瘓。
而此時歐洲戰場上的美英盟軍,手裡卻是連一枚核彈都沒有了,再也沒有半點反擊之力。
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前天,蘇聯人又對牛津大學城也投下了原子彈,讓這座英國文化的搖籃毀於一旦。一位僥倖逃出牛津的美國留學生,在來到使館避難之後,用抒情的筆調對此事做了如下描述:
“……天空中彷彿又出現了一個太陽,發出耀眼的光芒,巨大的煙雲騰空而起,滾熱的狂風席捲而來,毀滅了大地上的一切……彷彿從地獄裡噴出的火焰,將大地變成了熔岩,江河湖海都沸騰起來,魚兒被煮熟漂浮在水面上,熱鬧的市鎮瞬間毀滅了,滿身是火的人們四處奔逃,直到化成了灰燼,天空下起了黑雨,澆在了倖存者的身上,灼燙著他們的面板,人們驚恐萬狀,眼睜睜地看著末日的來臨……”
好吧,聽上去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末日——或者說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末日!
在正式開戰的一個月之後,英國的主要大城市已經宛如地獄。即使是在首都倫敦,因為近郊捱了一發原子彈的緣故,也是全城停電兼斷水,連配給食品的供應站也都關閉了。至於清理廢墟和安置難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