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那女刺客也不知用了什麼手段,居然潛入大內,想行刺朱棣,被大內高手拿下。
本來此女要被處死的,但朱瞻基認識她,為她求情。
而這種事可一不可二,但朱棣實在疼愛這個皇太孫了。
據說朱棣當年立皇太子的時候,曾有過猶豫,認為長子朱高熾性格仁弱,將來當皇帝無法鎮住滿朝文武,相反,他的另一個兒子性格剛強,勇武異常,曾立下過大軍功,且還曾經許願將來要把皇位傳給此子。
但結果呢,朱棣還是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熾有一個好兒子,那就是朱瞻基。
在朱棣看來,朱瞻基是他能夠當上皇帝的吉祥物,而朱瞻基將來也要做皇帝,如果他不讓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做皇帝,朱瞻基以後又怎麼當皇帝?
朱棣如此疼愛這個皇太孫,便下令放了那個女刺客。
而就在第二年,朱瞻基與那個女刺客有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王奇。
朱棣得知此事以後,十分震怒,將朱瞻基軟禁了一段時間。
幾年後,朱棣駕崩,朱高熾當上了皇帝,朱瞻基就是皇太子。
朱瞻基本來想把王奇母子帶入皇宮,結果王奇之母卻病死了,只好派了一位太監出宮負責照顧年幼的王奇,密令大內高手保護。
一年後,朱高熾死了,朱瞻基成為了皇帝。
此時,他再也沒有顧忌,打算公佈天下,但是有一位老太監,在得知此事以後,勸阻了朱瞻基。
朱瞻基畢竟不是任性之人,否則也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仁宣之治”的美名。
他事後權衡利弊,就沒有公佈王奇“皇長子”的身份。
不過,他乃皇帝,因為無法把王奇帶入皇宮,甚至不能與王奇當著外人的面以父子相稱,聽到王奇喜歡練武,就為王奇“請”了許多高手當老師。
這就是王奇的師父為什麼很多的原因。
朱瞻基駕崩之前,留有密函,信中要朱祁鎮好好照顧這位“兄長”。
朱祁鎮十分孝順,十六歲時,就封王奇為“奇王”,每次密見王奇,都以皇兄之禮待之。
當然,王奇的真實身份,沒有多少人知道。
一些人就算知道朝廷有一個“奇王”,權力很大,但都以為這個“奇王”是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的弟弟。
……
方笑武得知這些以後,也就明白了王奇為什麼明明身為王爺,手握大權,卻仍然有心事。
無論是誰,都有父母,但王奇的父母,一個是皇帝,一個是要刺殺皇帝的草民。
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落差。
而王奇已經失去了認祖歸宗的機會,以後也不會有。
換作是別的人,說不定早就謀反了,但王奇不會。
他所做的一切事,都是為了讓朱祁鎮坐穩天下。
而他做的越多,就越不可能恢復本有的身份。
方笑武沉默了一會,這才說道:“王兄,原來你的心事就是這個,我能理解,但說真的,換成是我,也無法解決。”
王奇笑了笑,說道:“其實與另一件心事比起來,這件事心事微不足道。”
方笑武吃驚道:“還有?”
王奇點了點頭,說道:“以前沒人知道我是個王爺,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沒有那麼多顧慮。但是現在,全天下知道我是王爺,無論我做什麼,都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
“王兄擔心……”
“不,我不擔心武林中的事,我擔心的是朝廷。皇帝畢竟是皇帝,我就算是王爺,也不能凌駕於皇帝之上。就算別人不說,我也明白。三四個月以後,我相信江湖武林在你我的聯手之下,各方勢力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紛爭廝殺,不出意外的話,至少有二十年的風平浪靜日子。”
方笑武聽出了王奇的意思,說道:“王兄,你想歸隱山林?”
王奇笑道:“所謂功成身退,不就是這樣嗎?我要是還戀棧權勢,別人怎麼看我?我又如何看我?”
“但……”
“方兄弟,你不用說了。我知道你心裡想什麼。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越禮。”
方笑武看出他的決定,也就沒在多說。
事實上,他認為王奇有資格當皇帝,如果王奇肯表明這一點,那他一定會將王奇扶上皇帝寶座,改變歷史。
然而歷史不是想改變就能改變的,王奇不想當皇帝,他又豈能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