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楊世昌我以前聽說過,他好像是播州楊家的人吧?”方笑武問道。
“是的。”陳韜點頭道。
“你知道他為什麼要造反麼?”方笑武又問。
“這個……”陳韜面露遲疑之色。
“不方便說?”方笑武笑道。
“如果武大人想知道的話,下屬不敢隱瞞。”
陳韜稍微整理了一下,緩緩說道,“據下屬所知,楊世昌的父親名叫楊保,是播州的一個小土官,為人正直,頗有能耐。
他有一女一子,幼子就是楊世昌,長女名叫楊娟。楊娟十多年前嫁給一個書生,名叫王元。
這王元后來與反賊有染,楊娟是他的妻子,自然受到牽連。
楊家家主楊升屢次要楊保與女兒楊娟斷絕父女關係,可是楊保愛女心切,並沒有聽從。
八年前,楊升死了,因為他的長子楊正聲早逝,所以楊家家主之位就落到了楊正聲的兒子楊炯頭上,同時也當上了播州宣慰使。
楊炯能力有限,在任不到半年,播州境內就發生了好幾起官逼民反事件,而其中一起,就是跟楊娟的丈夫王元有關,乃起事首腦之一。
沒等楊炯來得及平亂,他便突然死了,而由於他沒有兒子,所以宣慰使之位就由他的叔叔楊綱擔任。
這個楊綱很有能耐,為了平亂,不惜採取各種手段,包括威逼利誘。
他知道王元的妻子楊娟與王元一直有聯絡,所以就從楊娟身上下手,這麼一來,自然就會牽扯到楊保。
後來也不知怎麼回事,楊娟被官兵打死,楊保與妻子被楊綱逼得自殺,而王元,卻是逃了,發誓要滅掉楊家。
當時楊世昌也才二十多歲,一夕之間,家破人亡,自是十分悲憤,他竟然跑去官府告狀,說宣慰使楊綱害死了他一家,他要讓楊綱償命。
結果官府不但不理會,還說他是王元的小舅子,也是反賊,要把他捉去交給宣慰使大人處置。
楊世昌精通武功,當時就打傷了許多官兵,逃得無影無蹤。
沒想到的是,五年以後,楊世昌突然露面,不但武功大進,而且還有一幫願意聽他號令的同黨。
雖說他們只有幾十人,但這幾十人用了不到兩個月,就煽動了幾千人跟他們造反,到處攻擊官府。
後來,楊綱親自率領兩千土兵,與朝廷五千大軍,合計七千人,將楊世昌一夥擊敗。
楊世昌鬥不過朝廷,就率領殘兵敗將逃入深山之中,化整為零,時不時出來騷擾地方,朝廷多次派兵進山圍剿,均是毫無收穫。
播州境內原本有四股反賊,加上楊世昌一夥,總共五股。
這五股反賊原本沒有聯盟,各自為戰,但兩個月前,楊世昌的姐夫,也就是王元,突然冒了出來,身邊還跟著兩個武功高強的老頭。
經過三人一番策劃,竟使得五股反賊聯手,以楊世昌為王,王元為軍師,那兩個老頭為左右丞相,下面還有一大幫元帥、將軍,好幾十人。
這五股反賊跑去攻打宣慰司城,遭到了強烈抵抗,久攻不下,後來朝廷援兵趕到,他們才撤退。
就在他們退到一個名叫孤山嶺的地方時,一支朝廷大軍殺到,要不是忽然跑來了十幾個武功高超的人,尤其是為首那個特別強悍,楊世昌一夥就算不全軍覆沒,也會損失慘重。
後來,那十幾個人與楊世昌一夥進入了石阡府,然後又進入了思南府,而聽到他們是與官府作對的英雄好漢,許多不知底細的百姓,尤其是平時飽受欺凌的窮苦人家子弟,紛紛加入他們,全都做了反賊。”
方笑武聽他並沒有將起來反抗官府的人全都當成是反賊,不覺對他有了點好感,問道:“那十幾個人到底是什麼來路,你不清楚嗎?”
陳韜道:“下屬不清楚,不過他們與那兩個老頭應該是一夥的,想知道他們的來歷,恐怕只有問王元。”
“這個王元究竟是什麼人?”
“據下屬所知,此人年輕時是個秀才,後來屢試不第,就變賣了所有家產,入山尋訪世外高人。七八年後,當他出現江湖時,竟搖身一變,成為了頗有名氣的人物,人稱‘羽扇書生’。傳說他有一把神扇,只要扇一扇,就能將人扇出十多丈外……”
“看來他功力不淺啊。”
“是的。”
“那他為什麼要造反呢?”
“這個不好說。”
“怎麼不好說?”
“有人說他是令狐寇的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