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浴佛節,又叫佛誕日、佛誕節,
傳說釋迦牟尼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
其實,這一天也是道教伊喜仙師的誕辰日。
伊喜仙師是誰?
伊喜就是關伊子。
關伊子是誰?
他就是那位曾經當過函谷關令,對老子行過弟子大禮,並請老子留下道德經的知名人物。
在中國歷史上,道家和佛家可以說是影響力極為重要的兩大家,唯一可以和這兩家一爭高下的,也就是儒家了。
不過儒家的人一向都做官,在這一點上,道家和佛家就沒辦法和儒家比了。
可是有一樣,儒家沒辦法與道家、佛家比。
那就是在武俠世界裡,道家和佛家的人比比皆是,而儒家的人,偶然出來那麼一兩個,也屬於打醬油。
說起道家與佛家,一直以來,也不是和平共處,而兩家的明爭暗鬥,總有帝王的影子出現。
由此可見,哪怕是武林中人,最後也要跟朝廷扯上不清不楚的關係。
宋時,道教極為活躍,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教,天下無教能比。
而到了元朝,全真教主丘處機的弟子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仍是道家第一大派,佛家無力與之相爭。
可是到了李志常晚年,形勢變了。
以少林福裕大師為首的佛家勢力,與以全真教主李志常為首的道家勢力,在大內展開了一場佛道大辯論。
這次辯論最後以全真慘敗而宣告結束。
從此,全真道遭到了嚴重打擊。
而身為全真掌教真人的李志常,也於次年去世。
不過佛家與道家之爭,並未到此結束。
數十年後,武當山出現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絕代高手,名叫張三丰。
張三丰創立了武當派。
短短不到十年,張三丰便將武當派發展成為道家在武林中的第一大派。
而張三丰本人,更是被譽為天下第一高手。
第一高手!
而且還是天下,並非武林,亦非江湖。
這是何等的榮耀!
然而,張三丰為人謙和,從未主張道家第一,佛家第二。
可是天下好事者居多,況且早有江湖傳言,說張三丰是少林的棄徒。
何謂棄徒?
就是被拋棄的弟子。
堂堂天下第一高手,居然會是少林棄徒,張三丰不在乎,但他身邊的人在乎,他的門下在乎。
於是,就在張三丰百歲大壽那一年,由於兩派矛盾激化,終於演變為武鬥。
這一斗就是五年。
五年後,少林掌門死了,張三丰失蹤了,至今已有一百多年。
不過自從少林掌門死了之後,少林的運氣就越來越差,而武當自從張三丰失蹤後,屢屢有大造化。
朱元璋登基為帝后,曾多次派人尋找張三丰,希望張三丰能掌管武林,號令整個江湖。
而到了朱棣當皇帝,更是誇張,三十萬人在吏部尚書與一位侯爺的帶領下,大修武當山的道觀,武當派的數十名大小領袖皆有封賞。
武當派從此步入全盛時期!
三十年前,也就是龍虎榜名單出現的當年,三十六位一等一的高手,聯名推薦武當派掌教真人張道中出任武林盟主。
不過,張道中以能力不夠婉言謝絕了。
然而僅僅過了一年,不知怎麼回事,張道中就成為了“六大聯盟”的盟主。
哪六大?
武當、峨眉、華山、青城、崑崙,以及江南霹靂堂。
這麼一來,武林格局就顯得有點微妙了。
要知道少林與崑崙有過節,而崑崙與武當都是“六大聯盟”的成員,如果崑崙與少林再發生衝突,武當會置之不理嗎?
百年前武當與少林原本就有一場大廝殺,而百年之後,如果這兩派突然爆發了武鬥,那麼整個武林形勢,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因為少林也有自己的盟友,而最大的盟友就是丐幫。
傳說幾百年前,丐幫正式形成的時候,共有一百個乞丐,而這一百乞丐之中,有一位與少林有極深的淵源。
後來這個乞丐的弟子做了丐幫的第三代幫主,曾多次親上少林拜訪,從此兩大勢力便結下了非同尋常的友誼。
當然,武林中沒有永遠的友誼,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