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為鐵冠道人張真常、鐵命道人張無一、鐵玄道人鐵道康。
三鐵之中,鐵冠道人本事最大,名氣最高,據說劉伯溫曾當過他的記名弟子。
鐵命道人死得早,不過他在臨死之前,曾被朱元璋賜號“真人”。
至於鐵玄道人,來歷甚大。
他是武當山一代高道張守清的弟子。
張守清不是武當派的人,因為武當山中不止武當派一家,況且張守清在武當山揚名的時候,武當派還沒有形成。
張守清又名張洞淵,號月峽叟,年輕時曾做過小官吏,後來不知怎麼回事,三十歲那一年,居然跑去武當山修道。
那武當山裡隱居著許多道士,有名氣大的,也有名氣小的,張守清不管對方名氣大小,只要有本事,他都虔心請教,視為“先生”。
後來,張守清成為了當時武當山最出名,弟子最多,影響最大的一代高道,被元廷賜號“體玄妙應太和真人”。
他的一些弟子曾建議他創立武當派,可是他沒有這麼做,認為道門廣大,如果以武當立派,未免過於狹窄。
不過在他去世以後,他的一些弟子卻以武當派自居,與張三丰創立的武當派鬥過十幾年。
張守清的眾多弟子之中,頗為出名的有十幾個,多數都是“道”字輩。但真正名動天下的只有兩位。
一個就是鐵玄道人。
而另外一個,則是汪道一。
汪道一是張守清的關門弟子,乃江西龍虎山人,張守清八十多歲時收他為徒,盡傳他所學。
不過此人十分自負,行事乖張,得罪過不少人,後來被一位隱世高手打敗,居然跑去武夷山拜在一個名叫“蓬頭道人”門下,精修了數年,因為醫術高明,被當地人視為神明,尊他為“汪真人”。
那一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四方雲動,汪道一接到一位師兄的手書,要他回武當山。
第二天,他便啟程了。
然而他最後沒有回到武當山,因為從那以後,他就失蹤了,有說他死的,有說他飛昇成仙的,反正以後再也沒有人見過他。
至於鐵玄道人,那是張守清七十多歲時收的弟子,本名叫鐵道康,道法雖然比不上諸位師兄,但他的武功,卻是最高的。
他三十多歲就已小有名氣,五十歲以後,成為了“三鐵”之一。
據說他曾經不服張三丰,跑去武當派的道觀裡要和張三丰比武,但是結果如何,沒人知道。
有的說張三丰根本沒有出手,而是讓弟子和他交手,將他打敗了。
也有的說張三丰出手將他震住了。
反正從此以後,鐵玄道人每次回武當山,都會送一份壽禮給張三丰,就算張三丰後來離開了武當山,他也照送不誤。
鐵玄道人因為個子矮,所以被一些人叫做“鐵矮子”,而他為人嫉惡如仇,凡是落在他手中的奸人,不死也要被廢掉,心術不正之人聽到他來了,都會避而遠之。
不過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人說他死了,因為當時的他,已高達一百一十多歲。
如果他現在還活著,也得有一百四十多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