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起義軍之所以不能成大事,就是因為剛有點勝利便想稱王稱皇,部下又都是些意志不堅定,一遇困難就退縮的貪生怕死之輩。
聽說朝廷派了三十萬大軍前來進剿,林寬的許多部下都怕了,不到幾個月,跑的跑,降的降,只有極少數願意跟著林寬一起戰鬥到底。
龍志誠身為亮寨長官司正長官,當年是率眾隨軍作戰的,而傳說林寬之所以被抓,就是跟龍志誠有關。
林寬之亂平定後,湘王朱柏原本想奏請朝廷,升龍志誠官,但不知什麼原因,朝廷沒有允許。
第二年,朱元璋死,皇太孫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開始施行“削藩”政策。
湘王朱柏身為大明頗有權勢的藩王,自然成為了新朝廷的打擊物件,但與其他藩王不一樣的是,這位藩王的做法十分奇特,也很悲壯。
原來就在當年,有人告發朱柏想造反,朱允炆聽後,派了一支軍隊包圍湘王府城,還密令大內高手務必要把朱柏帶回京城受審。
然而朱柏一沒有真的舉兵造反,二也沒有出城投降,他對手下說:我親眼看到很多在太祖時獲罪的大臣因為不願受辱而自殺,我是太祖的兒子,怎麼可能會為了求生而受獄吏侮辱!
說完,他便在王宮放了一把大火,第一個縱身跳入大火之中。
有那麼一些忠心耿耿之輩,跟著也跳入了大火。
等朝廷大軍攻入王城時,王宮已變成一片火海,朱允炆派來的大內高手只好回京如實稟報。
豈料,朱允炆聽後,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可是能感到很沒面子,認為這個皇叔一不戰二不降,選擇了讓他尚未查證朱柏到底是不是真的想造反的死法,一怒之下,賜諡號“戾”。
當時龍志誠得知這個訊息後,十分惶恐,擔心朝廷會找他的麻煩。
但是沒多久,燕王朱棣就起兵造反了,朝廷哪裡還會在乎龍永誠這種小土司。
諷刺的是,朱允炆最終輸給了朱棣,當朱棣大軍攻入皇城時,朱允炆在皇宮放了一把火,自焚而死。
雖然有人說皇宮有密道,朱允炆放火是假,進入密道跑掉是真,但朱允炆的這個“死法”,與朱柏的自焚又有什麼區別?
朱棣登基後,因為與朱柏關係頗好,加上需要為自己的合法地位正名,所以就將朱柏的諡號改為“獻”。
意思就是想對全天下的人說:你瞧,朱允炆當皇帝時,不但逼死了皇叔,還汙衊皇叔戾氣太重,但我就不一樣,我幫皇弟平了反,稱讚他獻身於正道,我這種人要是不當皇帝,誰還能當皇帝?
反正朱棣當上皇帝后,龍志誠就沒事了,一直活到去年,才因病去世。
龍志誠有五個兒子,分別叫龍永福、龍永壽、龍永康、龍永寧、龍永清。
龍永福雖然是長子,在龍志誠臨死之前,也指定他為繼承人,但是他的四個弟弟都不服他,與他鬧彆扭。
其實,不管是誰當亮寨的正長官,其他四個兄弟都會鬧。
也正因為如此,一年過去了,龍永福遲遲沒有上京朝拜天子,也就尚未正式得到朝廷的承認。
方笑武四人途徑亮寨長官司時,原本沒有打算在此停留,可是此時天色將晚,就算他們一路疾奔,也不可能在天黑之前趕到前方一座名叫銅鼓的衛城,所以就在亮寨長官司的一處小寨裡住了下來。
亮寨長官司共有十二個大寨,幾十個小寨,將近兩千戶,人口最多的時候,據說曾有三萬多人,多數是侗人和苗人。
方笑武四人所住的小寨名叫羅丹洞,寨上也就三十多戶人家,全都是苗民,沒幾個會說官話,但這不要緊,因為方笑武這邊有雷天樂。
雷天樂與羅丹洞洞主聊了幾下,就受到了洞主的歡迎,將他們請到了自己家中,用當地最好的酒菜招待他們。
是夜,繁星點點,是個好夜景。
方笑武四人尚未安寢,突然聽到了一陣古怪叫聲。
那叫聲聽上去像是一種鳥,但又不知道是何種類,顯得特別刺耳。
方笑武問道:“羅洞主,這是什麼東西在叫?怎麼那麼響亮?”
羅洞主懂些官話,當即答道:“這是火鳳凰。”
“火鳳凰?”
方笑武愣了愣。
羅洞主解釋道:“其實這個名字也是別人叫的,至於這種鳥的真名,沒人知道。”
“羅洞主見過這種鳥嗎?”
“見是見過,但我跟其他人一樣,都看不到它的樣子,只看到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