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繼續說道:“像韋同烈這樣的苗王,不說其他省,光是一個貴州,大大小小便有幾十個。
有的肯接受朝廷賜官,倒也安分守己,但有的不接受,朝廷也沒有辦法,只盼不要鬧事就好。
不過這些苗王再怎麼勢大,一旦死了,其部下也就煙消雲散了,撐不過兩代。
真正的苗王只有一個,那就是苗疆的大苗王。”
聽到這裡,方笑武問道:“苗疆就是裡古州嗎?”
王奇道:“裡古州是民間的叫法,朝廷不這麼叫。
對於朝廷來說,裡古州是苗疆的核心地帶,是生苗居住之所,從不與外界接觸,乃化外之地。
而對於裡古州的生苗來說,裡古州是他們繁衍了數千年的聖地,別說其他族的人,即便是熟苗,一旦擅自闖入,也不可能活著離開。
苗疆有一座山,叫做雷公山,傳說是雷神降下來的,被苗疆的生苗視為神聖之地。
而大苗疆的苗王,就住在雷公山裡,也不知道傳了多少代。
不過根據傳說,苗疆的第一代大苗王,是蚩尤的一個兒子。
因此一來,不僅僅是苗疆的生苗,幾乎是所有苗人,都把蚩尤尊為始祖。
宋元之時,雷公山的大苗王具有無上權威,凡是想當苗王的苗人,都要去雷公山接受類似於冊封一般的儀式,有哪個苗人敢自立為王,就一定會死無葬身之地。
距今一百二十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
元朝第六個皇帝,也就是忽必烈的曾孫,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在位五年之後,駕崩於元上都,是為泰定五年,同時也是致和元年。
很快,有一個名叫燕鐵木兒的權臣,突然發動政變,擁立懷王圖帖睦爾在元大都稱帝,是為元文宗,年號天曆,即為天曆元年。
不久,也孫鐵木的兒子阿速吉巴,在一位名叫倒剌沙的權臣擁立下,在元上都稱帝,是為元天順帝,年號天順,也就是天順元年。
如此一來,元廷便有了兩個皇帝,並展開了兩都帝王之爭。
一個月後,上都一方敗於大都一方,倒剌沙被處死,元天順帝有說被殺的,有說失蹤的。
不過就在同一年,卻有四個年號,可謂稀罕。
更稀罕的是,也就是這一年,本朝太祖皇帝,誕生於濠州。
同時也是這一年,苗疆發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看到一條神龍從雷公山中飛出,不知去向。
幾天以後,整片苗疆區域地動山搖,猶如地震一般,可是這並非真的地震。
於是就有人說,守護苗疆的神龍已經離開了苗疆,不再庇佑苗人,而天下將會大亂。
這話到底是誰說的,根本無從查知,反正就在這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既有天災,也有人禍。
而從此以後,雷公山就失去了它最神聖的地位,除了生苗之外,許多熟苗都不再膜拜它。
這麼一來,有人想做苗王,也不用去雷公山接受冊封了。
曾經有一段時間,大批武林高手進入了苗疆,聽說都想得到《苗王真經》,而《苗王真經》正是苗疆至寶。傳聞誰要是修煉了它,誰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大苗王,武功通天。
然而這些武林高手要麼死在了苗疆,要麼出來後便瘋了,雖然有那麼幾個完好無缺的活著出來,但這幾個人都是當時的絕頂高手,此後絕口不提自己在苗疆經歷了什麼。
六十年前,苗疆突然傳出一個重大訊息,說是新的大苗王出現了,而讓人驚奇的是,這位大苗王據說還是蚩尤轉世,名叫姜古德。德在苗語中是龍的意思,所以這位大苗王又叫姜古龍。
自從新的大苗王出現以後,苗疆的形勢有所改變。
之前凡是進入苗疆的人,無論是誰,要麼死在裡面,要麼瘋著出來,幾乎沒有安然無恙活著出來的。
之後有人進入苗疆,不但毫髮未損的活著出來,而且還與苗疆的苗王交上了朋友。
當然,我說的苗王不是大苗王姜古德,而是苗疆的普通苗王。
苗疆除了大苗王姜古德之外,還有三十六個苗王。
這些苗王各自管著一片地域,每隔三年,都要去雷公山拜見大苗王,表現好的,會得到大苗王獎勵,而表現不好的,就會被大苗王處罰。
三十六個苗王裡面,有五個最為厲害,以苗為姓,分別叫苗青東、苗赤南、苗黃中、苗白西、苗黑北,合稱五苗。
這五個苗王有自己的名號,苗青東被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