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曄?
方笑武不由想到了一個人。
只聽王奇說道:“本朝尚未建國之前,太祖皇帝於前朝至正二十一年,設立了大都督府,以太祖皇帝的侄兒朱文正為大都督,節制諸軍。
二十年後,也就是洪武十三年,由於大都督府權力太大,皇上便廢了大都督府,改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分領京師及各地衛所。
五軍都督府各設有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籤事,正二品。
貴州都司屬於右軍都督府,那馬曄正是右軍都督府的一位都督籤事。
本來都指揮使也是正二品,而且還是地方一把手,馬曄到了地方上,也不敢隨便胡來,否則就是擅權,可偏偏這位馬曄來頭很大,身為都指揮使的程暹,實在不敢得罪他……”
聽到這裡,方豪陡然說道:“我以前聽人說,好像這位馬都督是馬皇后的侄兒,不知真假?”
王奇笑道:“這是謠言,因為馬皇后的本姓不是馬,而是劉。既然姓劉,又怎麼會有姓馬的侄兒?不過馬曄這個人很有手段,他雖然不是馬皇后的侄兒,但他卻是馬皇后的義子。
皇上派他去貴州,就是想讓他監視貴州土司,以防有人圖謀不軌。
然而他聰明過了頭,到了貴州以後,眼見水東宋家和水西安家養著許多土兵,十分強勢,想急於立功,就設下一條毒計來對付水西安家。
有一天,他派人把奢香夫人請來,表面上說是有要事相商,其實等奢香夫人來了以後,他就讓奢香夫人喝酒。
奢香夫人倒也豪氣,一口氣了喝了兩斤。
可是馬曄見她這般海量,非要讓她一直喝下去。
奢香夫人雖然看出馬曄故意刁難,但她為了家族著想,又多喝了兩斤。
等到奢香夫人不勝酒力之時,馬曄便用言語刺激奢香夫人,說水西安家土兵那麼多,將來會不會造反。
奢香夫人聽了,忍不住牴觸了幾句。
馬曄眼看奢香夫人中計,就叫人把奢香夫人抓了起來。
這位夫人從小練武,絕非一般高手能比,可是她意識到自己中了馬曄的詭計,便沒有反抗。
更離譜的是,馬曄眼見奢香夫人沒有屈服於自己的淫威,竟然想對奢香夫人施行鞭刑。
所幸程暹得知這事以後,急忙趕去極力勸阻馬曄,這才沒有導致惡果發生。
不過這件事在貴州反響很大,尤其是水西境內。
許多人聽說奢香夫人被馬曄欺負,都很憤怒,有幾位慕魁更是召集了數千人馬,要攻打貴州城。
等奢香夫人回水西以後,她把所有慕魁和總頭目叫來,當晚開了一次大會。
許多人都認為奢香夫人會率領水西數十萬人反朝廷,可是過了半個多月,奢香夫人卻是毫無動靜。
恰在這時,水東的明德夫人去了水西,見到了奢香夫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原委。
原來奢香夫人並沒有造反的意思,她把所有慕魁和總頭目叫來,就是擔心這些人之中,有的會沉不住氣。
可是奢香夫人畢竟是個女人,而且還是貴州宣慰使,她想息事寧人,但前提是馬曄肯當眾道歉。
明德夫人看出奢香夫人心中有結,先用話語穩住了奢香夫人,然後立刻趕去京城,親自向皇上奏明馬曄的胡作非為。
皇上聽後,自是大怒。
但皇上沒有立即制裁馬曄,而是讓明德夫人回貴州,並於第二年宣召兩位夫人入京覲見。
奢香夫人見到皇上後,控告馬曄好幾條罪狀。
皇上早有計算,親口答應一定會嚴厲懲處馬曄,並誥封了兩位夫人,讓她們回貴州安撫民心。
幾個月後,馬曄被召回京城,差點人頭不保,被罰去邊塞做苦力,至今也有六十多年了。
從那以後,水東和水西漸漸民心安定。
奢香夫人感念朝廷,就與明德夫人在貴州境內修建了許多大道,這才改變了以前貴州只有羊腸小道和險道的局面。
可惜奢香夫人活了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在她死後,水西就由她與靄翠的兒子安的統領。
安的有一子,名叫隴弟濮直,漢名為安卜巴,在安的死後,當上了貴州宣慰使。
安卜巴死後,他的弟弟,也是安的的兒子,名叫安中,繼承了貴州宣慰使之職。
安中本來想讓自己的兒子繼任宣慰使之職,但他尚未死掉,他的兒子就死了,結果宣慰使之職被安